-----学术论衡-----
按:隐喻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语言之中,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和进行抽象推理的主要工具。本文在概念整合理论的相关背景下,结合生成词库论中的物性结构描写体系,对名词的隐喻现象进行分析。通过提供四个例证,强调物性角色可以为概念整合的心理空间提供丰富的内容,从而帮助名词隐喻的识别和理解。
基于物性结构和概念整合的名词隐喻现象分析*
文/李强
一引言
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该理论最初源自LakoffJohnson(),他们认为,隐喻是不同的高级体验域(superordinateexperientialdomains)中两个概念之间的映射,将源域(sourcedomain)的特征映射到目标域(targetdomain),或者说目标域的概念可以通过源域来理解。也就是说,隐喻通常要牵涉两个事物;这两个事物之间存在一种类比关系,即相似性;通过相似性,可以把某个事物的特征赋予另一个事物,从而可以用另一个事物给该事物命名。概念隐喻理论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隐喻其实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涉及语义理解的认知机制。因此,隐喻从本质上讲是概念性的,是思维层面的问题,而不是语言表达层面上的问题。正因为隐喻的概念性和思维性特征;所以,近年来关于隐喻如何被建构这个问题一直受到比较大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xingxinga.com/dwfz/10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