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

股市密码看不见的大猩猩1


几年前已经看过《看不见的大猩猩》这本书。这几天孩子们翻出来看。我便跟着复习一遍。

结合《天道》电视剧还有一年来的股市操作。对这本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看不见的大猩猩》讲的是无处不在的错觉。即使记忆力超强,思维缜密,滴水不漏,我们依然会犯错。

人的认知不仅会犯错,而且经常会犯错。

这本书刷新了我之前的很多看法。对认识自我,与家庭成员的相处,都有很大影响。

比如为何两个人回忆同样一件事情,差距特别大。

而这种差别并不是故意忽略,而只是大脑的一种基于某些特定因素编辑后形成的回忆,往往包含错觉。

所以对于具体事件,往往需要查找当时文字或图片记录,尽可能地还原细节。

而不是仅仅凭印象,或者凭盲目自信。

除了记忆错觉,还有其他的很多错觉,比如注意错觉、自信错觉、知识错觉、因果错觉、潜能错觉……

这些错觉如何影响股市操作呢?

微姐主要想说两个:自信错觉和知识错觉。

今天先说自信错觉。

1对股票投资能力的自信错觉

自信错觉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过高估计自己的水平,尤其是跟其他人进行比较;

另一方面是,人们通常把自信心跟能力联系在一起。认为高度自信跟能力强的表现。

然而自信跟能力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而社会心理学家如贾斯汀·克鲁格发现:

越低能越无知。过低的能力反而导致过高的自信。

书里提出要帮助这一类人需要逾越两类障碍:

第一,真实的自身能力很差,远远低于平均水平。

第二,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相关能力处于平均水平以下,所以从来没有打算付出努力来提升水平。

如何改进呢?

书里提到了通过严肃的心理学实验得出的一个方法:

第一,看到强有力的证据,击破幻觉。

第二,坚持学习,持续提高技术水平。从而使技术与自信匹配。

普通人参与股市,99.9%想从股市里挣钱。应该没有几个人把钱投进股市,纯粹因为钱太多了,让股市让财富减减肥。

既然投进股市,那么至少相信或者幻想自己能从股市盈利。哪怕有多少过来人会告诉我们: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七亏二平一盈利。”

“股市是绞肉机,火葬场。”

如果对保持盈利的能力过于自信,陷入自信错觉,那么很可能由于盲目,遭遇巨大亏损。

也正是对自己投资能力始终没有足够的信心。哪怕就目前来看,几个脚本的历史正确率都非常高,但我始终对脚本半信半疑。

毕竟智商有限,水平有限,半吊子水,很清楚自己的水平。

而且自觉无论是编程还是对宏观环境、宏观政策的把握都非常的粗糙和浅显。

所以投资策略非常的谨慎和保守。从未寄希望通过股票实现一夜暴富,也不相信复利原则。

长期以来,股市只保持固定规模的投资,盈利都会取出,用于其他。

说实在的,能持续盈利(哪怕非常小的盈利),已经倍感庆幸。对于那些像神一样的投资人,可以对股票百分百确信,有魄力加杠杆炒股,实现财富自由的。

既佩服他们的能力,也佩服他们的心理素质。

然而,我自己做不到。并会时时提醒自己不要盲目乐观,不要盲目自信。时刻都要保持学习,戒骄戒躁,保持谨慎。

2对投资参考对象的自信错觉

这部分就不详细写了。

就是各大媒体上,讲解股市具体操作的,预测趋势的,荐股的。

确实有很多有能力或者有消息的。

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提醒。

人们很容易相信那些看起来有光鲜亮丽头衔、自信满满的专家。

因为这些专家对自己做出的判断非常的自信。

人们很容易把自信等于能力。相信那些高度自信的人说的话。

实际上,却很难区分,对方这种自信到底是能力的体现,还是性格使然。

到股票这个问题上,对方的这种自信甚至可能是伪装的。既不是能力,也不是性格,而只是欺骗投资者,让他们付费购买产品或者服务,或者高位接盘。

破解这种自信的途径书里没有说。个人感觉也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选择多种渠道对信息和判断进行综合权衡。用一些量化的方法,来判断哪一种可信的概率更高。

第二,对少数几个渠道进行历史回测。历史回测准确率越高,那么未来预测正确的概率会更高。

第三,如果能力有限,完全依赖“专家意见”,那么选择一个公认基本面良好

有发展前景的股票,相对低位买入,做一个中长期持股人。不要去考虑其他任何信息。

第四,实在被坑惨了。吃不香,睡不着。那就不如别炒了。毕竟不亏不赚,也跑赢了多数股民。

微姐的家国天下

支持原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xingxinga.com/dwfz/1011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