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

她是人大博士,却选择当农民,姚晨都带着儿


版权申明:本文来源于开始吧旗下自媒体:有束光

(ID:onelight01)

阅读第一已授权转载,

如有想要了解的话题,也可以给我们留言。

一个城里出生,都市长大的高学历女孩

十年前一次出国留学,使她与土地结缘

之后,她选择了扎根乡村农场

以她的方式,阐释新的有机农业理念

“在别人不看好的地方,

折腾出个模样来。”

“天天在家背《悯农》,不如当真务农一日。”

姚晨话一说完,

就带着儿子土豆下地去了。

姚晨的儿子小土豆在种地

拿着铁锹,栽下六株小树苗;

喂小猪,小羊和大鹅;

渴了就摘下黄瓜直接咬着吃,又脆又甜。

司马看了不禁回想起童年……

姚晨看着土豆撒欢的样子,

忍不住在微博上感谢起“地主婆”来,

这个农场的“地主婆”叫石嫣,早在16年,她就和姚晨一同入选了“全球青年领袖”。

年,她又成了“全球40岁以下影响食物系统的20个领袖”。

然而,司马要告诉你,十年前,人们却是把她当怪物看,“这个女博士,居然去当农民!”

达沃斯论坛,石嫣和姚晨站在一起

今年,是石嫣当农民的第十年。

最近,她写了一篇文章《我做农民这十年》,回忆自己这些年遭遇的种种尴尬。

司马印象最深的一段是,她去银行办理业务,在单子的职业一栏,她笃定地填上:农民。结果,柜员说:“没有这个选项,要不写’职员’吧。”

农民,似乎早就成了一个过气的词语。

一个在城市里长大的姑娘,一个高学历的姑娘,要去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司马闭着眼都可以想到,石嫣的爸妈当初坚决反对的样子。

石嫣出生在河北保定,父母都是当地普通的职工。父母给她取名石嫣,石头的石,嫣然一笑的嫣。大概是希望她活得坚强且美丽吧,换成具体画面,应该就是白领的样子。

还真应了爸妈取的名字,只不过……从小就像颗小石子,被风吹着向前滚动,随遇而安。

大学,她误打误撞进了河北农业大学,不讨厌,也不喜欢。

临近毕业前,学校组织就业指导,发下一张表格,让大家填写未来职业的规划。她总是选择最后一栏,“其他”。虽然成绩优秀得很,但她不知道自己未来想干嘛。

直到到她继续埋头读博士时候,遇见了一位老师——中国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

温铁军被称为根植乡土中国的思想者

学校有个到美国留学半年的机会,在温老师的推荐下,优等生石嫣去了美国,成为中国第一个公派到美国插队的研究生。

原本,她对美国留学生活充满期待,结果,到了美国明尼苏达州一个农场才知道,真的是去当农民。

每天一大早,石嫣就起床到地里干活儿,犁地、播种、浇水、除草,清洁苗盆,擦鸡蛋上的粪便……一个月后,她崩溃了,给父母打电话,哭诉。她第一次产生怀疑,“自己做的事,有价值吗?”

等到6月初,

她吃到了自己种的菜,又差点哭了,

不过这次是因为感动。

“怎么会这么好吃!”

她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和食物的关系。

沉浸在收获的幸福感中,

她想起来农场主Harlow对她说:

“我选择当农民,是因为我想当自己的老板。”

Harlow喜欢种植、修理机器,自己可以决定自己的时间

在农场的每一天,石嫣似乎都在被颠覆。

当地种菜居然是这样的——社区的居民提前将菜钱付给农民,农民负责栽种,保证菜的品质,居民也可以自己种菜,他们彼此信任,也共同承担风险。这就是CSA模式,即社区支持农业。

“吃到自己种植的食物,不用担心食品安全,这不是人作为人最基本的需求吗?”

每到周末,石嫣就去社区给当地居民发放有机蔬菜。

这段“另类洋插队”的经历,

在石嫣心里扎了根。

在回国之前的一个月,

她脑海中的那张表格上,

“职业”那一栏变得愈来愈清晰,

“我要做一个农夫,或者是帮助农夫的人。”

石嫣将自己的经历写成《我在美国当农民》

石嫣回到学校,

就去申请去了个实验农场,

取名名字——“小毛驴市民农园”。

于是,

她开始了一边读博、一边当农民的生活。

挤公交、坐地铁、骑自行车,去北京郊外种菜的石嫣。

当地农民都觉得稀罕,一个女博士,来跟我们学种地?石嫣却说:“十年难修田秀才,我要跟你们学习。”

一开始,石嫣的父母也不能理解,“上学上那么高学历以后,还跟当农民一样,我觉得没什么价值似的。”

石嫣的母亲接受央视记者采访

但此时的石嫣,就像一块坚硬的石头,谁也说不动她。她要用实际行动证明,CSA模式在中国也能行得通。

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有54户家庭报名。

可正当他们准备通过银行账号给石嫣打钱时,却被她拒绝了。

她要挨家挨户上门去收款。

因为路远,一个来回要三四个小时。有一次她迟到了半小时,把一个会员惹怒了,“这么简单的事,就收个钱,干嘛那么麻烦?”

石嫣解释道,钱转账了,我们就失去了一次见面交流的机会。

自己种菜的顾客,享受收获的快乐

一开始,农场的应季蔬菜的品种很少,

几乎连续一个月都是绿叶菜,

有次会员直接把箱子扔了出来,

“我们脸都快吃绿了!”

石嫣不断栽培新的有机蔬菜种类,

保证每周的蔬菜水果种类有6种以上。

没过多久,她又接到投诉电话,

“你们的菜,和市场长相差距太大,还粘着泥土。”

投诉的,大部分是老人,

他们不理解有机蔬菜。

石嫣就组织大家到农场参观,让他们亲眼看,

不用化肥和农药的菜,是怎么长出来的。

三年下来,小毛驴的会员家庭从多个,增长到多个

这颗坚硬如石头的姑娘,

在别人眼里是个怪人,

但在程存旺看来,却美丽动人。

他是石嫣的师弟,

休学一年在小毛驴做志愿者,

两人的感情像地里的庄稼一样,

一点点生根发芽。

毕业那年,他们在农场举办婚礼,没有房子,也没有车子。

在老师、同学、会员和村民的见证下,程存旺骑着一辆自行车,载着石嫣,穿行在乡间小路上,石嫣捧着一只西兰花,满脸幸福。

当地农民送来咸菜和豆瓣酱当新婚礼物,他们的婚戒,是农场木工孙师傅用核桃做的,因为太大了,只能戴着食指上。但他们觉得很浪漫,司马想起诗人“食指”写的那首诗——相信未来。

石嫣说,程存旺跟她说过林语堂将结婚证撕掉的故事,因为“结婚证只有离婚的时候才用!”那一刻,她就想嫁给他了

离开校园后,两人选择继续当农民,

他们在通州租了块地,

建立起“分享收获农场”。

之后又在黑龙江五常,

开辟了一块有机水稻种植基地。

而这里面每一次收获,

都会让石嫣心里塞满喜悦。

这些农作物,萌了司马一脸:

像一颗心的西红柿

像一只手掌的山药

像一只脚丫子的山药

没穿裤子的萝卜君

出于破鞋而不染

“女博士”当农民,被媒体报道后,石嫣的名气越来越大。年的冬天,顺义区农业部门的一位领导偶然看到采访,心里嘀咕,“真会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干农业吗?”

他直接开车到村里,结果看到一帮年轻人正在挖地窖储存白菜,信了。

现在,石嫣的农场拥有多个会员,

一年的经营收入有多万。

她每周供应超过二十个品种的蔬菜,

会员全年可以吃到超过60种蔬菜瓜果。

当然,除了农民,

石嫣身上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身份。

作为国际社区支持农业联盟的副主席,

她需要经常往外跑,

就这样,在中美文化艺术论坛上

她给葛优科普起了有机菜。

她受到杨澜的邀请,

参加“绿色影响力”节目,

传递绿色健康理念。

她上中国国际电视台,

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有机农业。

在节目上,最感染观众的,

不是她说了什么,而是她的笑容,

人们相信,这是土地带给她的快乐。

石嫣想把这种快乐带给更多人,

她邀请清华的设计团队,

将一个果园改造成了梨园公社,

将有机种植和民宿结合在一起。

她还策划了“大地之子”计划,

带城市里的孩子去农场体验一天农民生活。

她和学校合作,开辟校园菜地,

让食农教育走进课堂。

石嫣说,新的农民,新的农村,不是把农村建得更像城市,而是把农村建得更像“农村”。

她想成为这个时代的新农人,以年轻人的名义。

“优秀的农民应该是个顶天立地的人,借助最少的外部资源,最大程度成本内部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照料动植物、照料建筑、照料水利、照料设计……勤劳、勇敢、坚强、节俭。”

石嫣还专门拜托司马转告大家:“如果你想我们的土地变的更干净,食物更健康,可以用消费去支持更多的健康生产者,从自己和家庭开始改变世界。”

从一颗小石子,到坚硬的石头,

现在,石嫣更像是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

她在土地上栽种收获,

一年四季,循复往返。

就像她10年前写的那样——

本文图片来自石嫣个人微博:

农家石嫣

感谢石嫣授权!

“每个人年轻时都有自己的梦想,

只不过很多人的梦想,

都随着成长而真的成为了永远不可实现的梦。

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

梦想就可以成真。”









































北京那有治疗白癜风医院
福州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xingxinga.com/dwfz/16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