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携手共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5779521.html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童年,因为自己还没有长大,一个玩偶、一个童话故事都可以成为我们幻想的世界。每个人在经历成长前都曾幻想童话中的情节能够变为现实,其实我们更多的是在找寻一份安全感。
心理学家把安全感称之为人的心理免疫系统,良好的安全感是发展完整人格的基础。安全感差的人,对周围的人和事常常充满戒备,不能正确评估自身的价值,因而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也无法投入地发展自身能力...婴幼儿往往是更需要安全感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呢?
你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吗?孩子喜欢吃大拇指有时候是想要寻求安慰,这种行为在2-4岁的孩子中最为常见,因为那个时候他们拥有一定的主观意识会对不同的环境状况作出反应,而这个时候的孩子又不懂得掩饰自己所以会本能的暴露。除此之外,在一个家庭里面妈妈是最能够给孩子安全感的角色,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会喜欢整天粘着妈妈。当其他亲人照顾的时候他们往往也会表现得很乖,但只要一看到了妈妈,便会开始粘着不放。妈妈如果离开他们就会变得非常紧张,大哭大闹,难以安抚。婴幼儿安全感的建立是和父母功能的发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整个过程大体可以分为0-90天、90天-36个月、4-5岁三个阶段,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我能活下去吗?(0-90天)婴儿从舒适的子宫降生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以前通过脐带输送的丰富营养现在完全中断,羊水中的自由自荡然无存。所有的这些变化都是剧烈的,比我们成人生活中的任何困境和挑战都更加剧烈。想想我们的“小可怜”,他不能表达自己,也不能听懂别人;他不能向别人示好,不能满足别人任何需要,而自己的需要却多得不得了,吃喝拉撒睡都是问题……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之初,就是伴随着这样的焦虑、惶恐和疑问度过的。这个阶段孩子最大的需求就是活下去,从生理营养和心理营养两个方面获得满足以便活下去。各种生理需要的满足不需多言,而心理营养则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这个时期婴儿的心理营养主要有两种:其一,被无条件的接纳;其二,在这90天里被看成最重要的。正常来说,这些是不成问题的,孩子们在盼望中出生,家庭的每个成员都爱他。但是,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境况,生活并不总是按照正常的情况发展的,诸多因素会影响到母亲是否能够完全尽职。比如孩子降生时,年轻的父母还没有完全摆脱生活的压力,在物质收入和社会认可方面都处于挣扎奋斗期,而孩子占用这么多时间和精力,自然会引发冲突。很多年轻的父母大约在结婚后一两年内生下宝宝,一两年的时间常常不足以让夫妻有比较好的融合,学会彼此相处,夫妻关系的不通顺,会大大影响母亲的情绪。除此之外,从女孩到妻子再到母亲是一个角色突变,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对这样的转变有所准备和受过训练,如果母亲在自己原来家庭中成长得很好,母亲为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她就更能适应和胜任这些角色,如果不是,那么就会面临困难。总之,压力和各种负面情绪会直接影响到母亲苯体胺的分泌,苯体胺分泌不足,会导致母亲从情感上接纳孩子不够,只是从理性的责任感来照料小孩。如果只是出于责任而非享受做母亲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是非常煎熬的,就像婚姻退化为责任一样让人感觉负担,母亲在压力和负面情绪中做母亲,常常心力交瘁。如果孩子在“无条件接纳”和“重要感”两个方面得不到满足,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出现问题,占有欲强,爱妒嫉,长大后就会特别“粘人”。总之,会不断寻觅,找到一个在他面前自己最重要、最被接纳的人。所以,决定生宝宝前一定要准备好,物质上有一定基础,情感心理上也准备好,比如没有性别偏好、夫妻关系稳定亲密等。我能做我自己吗?(90天-36个月)这个时期总体来讲是孩子开始学习分离和独立,以及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这个时段较长,我们还可以细分一下。4-10个月萌芽期孩子比以前已经长大了很多,已经可以笑了,这是一个分水岭,孩子的自我意识从此开始萌芽。另外孩子开始学会一些自我安抚的方法,如吃手,或者迷恋一些替代物,如毛巾、柔软有毛的玩具等。孩子已经不像上一个阶段那样完全需要母亲了。这个时候考验的是母亲的安全感,是否能够忍受孩子不再完全需要自己。如果母亲安全感不足,就会把放手看作失去,从而给孩子过多的照料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xingxinga.com/dwfz/7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