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都是不折不扣的和平主义者。
它radio第78期节目
文/WildChild编辑/Sascha
说起野兽,大家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可能就是满口獠牙、力大无穷、还凶残无比的野生动物们。看看动画片《美女与野兽》中那个被施了魔法变成野兽的王子,就知道了。
在人类的传统观念里,野兽们性格暴躁好斗、极富攻击性、非常危险,所以经常被用来形容残暴的行为,比如“兽行”。其实,野兽们并不是冲动暴躁,靠着一口獠牙或一对大犄角横冲直撞的无脑生命体,它们其实有着非常细腻的感情,不但会对家族成员展现出令人震惊和动容的忠心和关爱,甚至还会理智地避免和其他动物争斗,是不折不扣的和平主义者。
之前听过我们节目的朋友们可能对大猩猩和海豚家族的故事比较熟悉了。大猩猩在面对盗猎者试图抓走家族中的幼崽时不管对方有多强大,自己有多恐惧,都会群起抵抗。只要不杀光整个家族的成年猩猩,就休想抓住它们珍爱的宝贝们。高智商的海豚也是如此,在电影海豚湾中,在整群海豚被驱赶进入围网后,很多成年海豚完全有能力跳出围栏自己逃生。但是它们都选择了陪伴在家族中弱小的成员身边,安慰并试图保护它们。渔民正是利用海豚对家庭的忠诚和关爱才能每次都将整群的海豚一网打尽,这才是不折不扣的坏榜样好吗?
在非洲大草原上,非洲象一旦遇到同类的尸骨,哪怕尸体已经死亡很久,它们彼此不曾相识,这些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也要停下脚步,轮流用鼻子抚摸尸体以示哀悼,并细心的将尸体掩埋。有时候,它们甚至还会掩埋其他动物的尸体。
从科学的角度给大家普及下,其实动物们在发生矛盾的时候也会很理智地通过互相比较实力、或威胁恐吓等非流血手段解决问题。大白鲨要数地球上最凶猛的动物之一了,可是在多条大白鲨发现同一份食物的时候,它们并不会像人类想象地那样互相厮杀,打到头破血流。体型太小的鲨鱼往往会在大鲨鱼靠近后就默默退开,而体型差别不大的鲨鱼则两两一对,互相游到平行位置,像我们人类量身高一样比较它们的长度和体型,最后最大的鲨鱼将获得优先进食权。
和鲨鱼类似,狼群在捕到猎物后也不会互相厮打争抢,而是让幼狼和头狼优先进食,然后其他狼依次按他们在狼群中的地位分配食物。两种世界上最令人闻风丧胆的动物,却懂得通过和平理智的办法解决资源分配问题,着实令人惊叹。没有人教过他们要共建文明社会,那么它们这么做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自然界并没有我们人类社会如此发达的医疗条件,一点小伤病可能就意味着死亡,而动物界的打斗往往都是两败俱伤,所以动物们要尽量避免任何可能影响它们捕猎能力的打斗,不到生死存亡的时刻,它们是不会轻易大打出手的。
除了对家庭成员绝对忠诚以及同种类间减少不必要的流血事件,动物们还学会了和其他物种互帮互助来提高生存机会。非洲大草原上的狒狒和羚羊就是很好的例子。狒狒在树上爬得高看得远,在发现捕食者时会发出高声尖叫提醒在地上吃草的羚羊,而在狒狒下地觅食时,羚羊又成了哨兵,帮助狒狒及时发现危险。
别再误会野兽啦,它们互相的忠诚、理智、协作都很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点击就能在线收听完整版音频节目《兽性就一定是坏的吗?》啦!)
??办公室的日常
阿昌:“这芒果还得熟两天。”
戳戳,快来收听今天的音频节目《兽性就一定是坏的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xingxinga.com/dwfz/8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