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

揭秘康宁五代大猩猩玻璃


随着三星GalaxyNote7的上市,第五代大猩猩玻璃正式从幕后走向了台前。这种号称可以媲美蓝宝石的玻璃技术,可以进一步减少手机破碎的几率。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Note7今年被称为“碎屏之王”。很多人把这归因于Note7的曲面屏上,但是不少人还是对第五代大猩猩玻璃的性能提出质疑。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康宁公司的大猩猩玻璃确实改变了人们对手机屏幕的认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五代大猩猩玻璃。

康宁公司进入智能手机行业是一个意外,是乔布斯对iPhone追求完美的附带产品。这个已经被媒体报道无数次的典故,显然也是康宁公司最值得骄傲的历史。在此次大猩猩玻璃五代的发布会上,他们又一次“假装无意”地提到了康宁是如何满足了苹果对手机屏幕的苛刻要求。

由于对塑料屏幕容易磨花的特性极度不满,乔布斯在第一代iPhone发布前一个月大发雷霆。他找到了康宁公司,要求后者在短短几周之内提供耐磨坚硬的玻璃材质。康宁的工程师顶住了压力,打造出了一种既轻薄又坚硬的屏幕玻璃,这就是大猩猩玻璃的由来。

至此,智能手机进入了大猩猩玻璃时代。在过去的九年时间,大猩猩玻璃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全球40多个品牌、多款产品的45亿部设备中。事实上,康宁公司几乎垄断了这个行业。这家已有年历史的百年老店曾经为爱迪生造过灯泡,也曾发布全球第一根低损耗光纤,而大猩猩玻璃则是他们迎来的又一个春天。虽然相对低调,但康宁实际上却在财富强企业中排名位,去年的年营收接近亿美元,市值接近亿美元。而大猩猩玻璃所在的特殊材料部门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业务。

大猩猩玻璃的基本制作工艺

大猩猩玻璃在生产的过程中引入了一项名为“熔融下拉”的工艺:玻璃原材料液化后通过一个底部有固定宽度缝隙的容器,让液体自由落体下落从而自动形成平整的玻璃。这种工艺的特色在于能够产生格外清洁、光滑和平整的玻璃表面和底层,具有固有的尺寸恒定性。

接下来,玻璃还需经历一番离子交换的过程:玻璃成型要浸泡在硝酸钾溶液中使其发生离子交换反应,用钾离子置换原有的钠离子,最终获得强度更出色的玻璃面板。当然,这期间还有很多更复杂的工艺和秘密配方,咱们在这里就不再探究了。

大猩猩玻璃的意外发明

我们都知道大猩猩玻璃的发明是一个意外。时光回溯到年,康宁公司的一名化学家唐纳德·斯图基在研究新型玻璃的试验中,原本想将一块光敏玻璃样本加热到℃,但控制员操作成了℃。唐纳德心想,这么高的温度,玻璃有可能融化,火炉也可能因此损坏,这下实验砸了!但奇迹发生了,火炉没坏,玻璃也没有融化,而是变成了一块白色的薄板。他试图将这块玻璃夹起时,不小心将它滑落在地,意外的是玻璃不仅没碎,而且弹了起来。

这个有惊无险的意外,导致第一块有机微晶玻璃的诞生,后来唐纳德将这种材料命名为Pyroceram(微晶玻璃)。其重量比铝轻,但强度远高于普通钠钙玻璃,甚至比高碳钢还高,即使瞬间承受℃的温度变化也不会碎裂。火箭、航天飞机、弹道导弹等都用上了微晶玻璃,唐纳德也因此成为富翁。

微晶玻璃问世之后,康宁公司为了继续探索增强玻璃强度的方式,启动了一个大项目——ProjectMuscle项目,创造出了称作Chemcor的玻璃。大量实验表明,这种玻璃的各项性能都比传统玻璃要好,尤其是对日常损伤的抵抗性能。这就是大猩猩玻璃的前身。

年,康宁将Chemcor玻璃正式推向市场,由于产品价格太高,加上碎裂时可能产生爆炸性后果,虽然吸引了厂商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xingxinga.com/dwjj/554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