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猩猩 > 大猩猩的生活环境 > 杨爸爸ldquo绘本教我们如何做爸爸
当前位置: 大猩猩 > 大猩猩的生活环境 > 杨爸爸ldquo绘本教我们如何做爸爸
摘自杨政老师的一次讲座:
自从我发现了绘本,惊艳于绘本的美丽与深邃,一发不可收拾地和女儿读了9年、多本各种绘本书籍。
在给孩子买书的时候,凡是书名上有“爸爸”二字的书,是我会多看一眼的书。于是,家里的爸爸书就不少了。这也常常惹得太太嫉妒——怎么那么多爸爸书呀!当然,我还买了一些关于妈妈的书,但是,我总是感觉爸爸书比妈妈书的数量多一点、质量也高一些。不知道这个感觉对不对?如果对,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顺便说一句,有一阵子我也买关于妈妈的书给女儿。一天,我发现一本《我讨厌妈妈》,就跟太太说这本可不可以买呢?她大叫道:不可以~~~!哈,所以,这本有关妈妈的书,到现在我家都没有。啊,各位当妈妈的,如果爸爸想买这本书,你一定要让他买回来哦!
接着说爸爸书。和孩子读了那么多爸爸书,我觉得:这些爸爸书,是爸爸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是孩子和爸爸的感情纽带之一。尤其使爸爸和孩子的心更贴近了,使爸爸学会怎么做爸爸。
总结起来,这些年我们读过的爸爸书有几十本。我在买这些书以前,对这一类的书并没有什么研究,而是见到了就买,所以,拉拉杂杂,全无什么分级阅读的讲究——就是靠自己和孩子的直觉——直觉很靠谱,孩子喜欢的,会读很多遍。现在想起来,和女儿共读爸爸书的那一幕幕情景,好像仍然在眼前。
孩子长得太快了。从抱在怀里,放在膝盖上,到现在,不得不让她坐在旁边。共读绘本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我非常喜欢和赞同松居直在《幸福的种子》里的一段话: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即使经过几十年,我们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内心深处。
孩子们长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父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下面,按照我和女儿读这些书的顺序,分享一下我和女儿读了这些有关爸爸的书的感受。
1、《我爸爸》
这本是我们最早读的关于爸爸的书,当时我女儿2岁左右。
这本,不是著名的安东尼.布朗的《我爸爸》,而是斯洛文尼亚作者:莉娜.布拉普的书。现在想起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先读一下这一本,也是可以的。因为,这一本《我爸爸》,比安东尼.布朗的《我爸爸》,更简单、易懂也更温和。画作的表达,大致是油画棒画在砂纸上的,给人非常稚拙的感觉。
尤其“我往爸爸背上一爬,就变成了爸爸的小背包,”这一页,给我的感觉极其温馨。因为,自从读了这一本,女儿每天都要变爸爸的小书包。那个小身体趴在我我背上,那个小书包,感觉真是好极了。有人说,3岁以下的孩子是没有什么记忆的,但是我女儿分明记得2岁左右当爸爸小背包的这个情景。或许,是一次又一次的阅读,加深了她的记忆吧?
2、《爸爸,我爱你》
这是海豚绘本花园丛书里的一本。海豚绘本花园的简装绘本,价格比较便宜。绘本的质量也不错。
我起初在图书批发市场买绘本,买回来的有很多是绘本花园系列里面的。在我第一个书单里面,其中的书有不少。这本爸爸书,里面的爸爸只是一个普通的火车司机。但在孩子的眼里,是一个有情趣、愿意陪伴孩子、给孩子讲述自己工作的了不起的爸爸。尤其是爸爸在工作中受到了委屈,变得很小很小,是女儿的拥抱、女儿的爱,让爸爸又重新振作起来。
这一本,在女儿的要求下读了很多遍。她当时只有两三岁。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读了这么多遍这本书,但我在和孩子的阅读中,慢慢地体会到了一种力量——每一个孩子其实就像书里的小女孩一样,是拯救爸爸的天使。爸爸的力量,很多时候来自自己的子女。
3、《爸爸和我》
很有灵气的一本书。小熊觉得很无聊,于是就把爸爸吵醒了——在生活中,这样的情景很多。但小熊的爸爸没有发脾气,而是打起精神陪孩子去散步。在路上他们发现一段树枝,于是就画了一个梯子,到月亮上去玩、去画星星。
这个故事简短,几乎就是简笔画,但抒发出的感情和创意,很了不起。内中又有对家庭、对妈妈的感情。里面的爸爸形象——宽厚、包容、有耐心、有创意、对妈妈好,不就是好爸爸的形象吗?
4、《猜猜我有多爱你》
大师的作品,教会我们怎么表达爱的作品。我在微博分享这本书时曾经写道:我们中国人的感情抒发很内敛,在小的时候,我从来没有听到我的父母说“我爱你”。即使在谈恋爱的时候,自己也很难说出“我爱你”这三个字。
但是这一本书,在给孩子的讲述中,在藉由这本书和孩子的游戏中,慢慢地,“我爱你有这么多”,就很自然地从口中说出来了。
书中流淌着的爱,深深地打动了读书和听书的爸爸和孩子。所以这一本,是我经常拿出来讲的一本。
5、《我的爸爸叫焦尼》
瑞典作家的作品。这也是我们最早读的爸爸书之一。
我在网上看到,很多读这本书的妈妈,读哭了。讲在单亲家庭里,一个叫焦尼的男孩,对父亲感情的故事。
跟爸爸一起,对一般孩子是很平常的,可是对狄姆来说却是那么珍贵和重要。因为他要盼好久好久,才能把爸爸盼来跟他相处一天。所以,他要大声的向全世界宣告:我的爸爸如何如何……
大人陪伴孩子看书的同时,也会思考离异所带来的影响及单亲家庭的问题。
或许,每一个有孩子的正在考虑和配偶分手的男人或者女人,在读了这本书后,会认真考虑一下对孩子的影响问题。起码,不要像书里的那对爸爸妈妈那样,变成仇人永不见面吧。
6、《我爸爸》
安东尼.布朗/著
这一本大师作品,在我们家,比较迟到的原因无他,只是我当时对绘本的了解很少而已。如果是今天,恐怕我会把这本书,排在第二位。这是因为,我更愿意让孩子先当小背包。
这一本告诉我们,在小孩子的眼里,爸爸是什么样子的。而且,在大师安东尼的表达中,孩子会学习如何抽取爸爸的形象特点,用图画来表达爸爸。
书里的句式往返重复,“我爸爸,是……”,在重复中,孩子对于爸爸的形象、对爸爸的认同感,就这样建立起来了。书里,对于爸爸的形象,充满了赞美。称它我最好的爸爸礼赞,毫不过分。
7、《巴巴爸爸系列》
很遗憾,我们没有完整地读过巴巴爸爸。因为,以前买书的时候没有碰到,所以错过了。
我和女儿读过的是巴巴爸爸的续集(见封面)。尽管巴巴爸爸的画法是非常简单的简笔画,说不上多么高明的画,但却风靡了世界。什么原因?我想,可以从它的开场白看出个究竟:“这就是巴巴爸爸、巴巴妈妈、巴巴祖、巴巴拉拉、巴巴利波、巴巴伯、巴巴贝尔、巴巴布莱特、巴巴布拉伯!,听明白了吗,再说一遍。哈哈“可里可里可里可里,巴巴变。”这就是这个系列书籍基调,欢快、活泼、异想天开。2、3岁就可以开始读的书。
读这套书的孩子,都会可里可里巴巴变!
8、《团圆》
文/余丽琼
图/朱成梁
我女儿最喜欢的书之一,最喜欢的关于爸爸的书之一。
我辞职以后,天天陪着女儿,和她一起去公园玩,爬山,还有就是每天给她看书。女儿为什么对父女别离情绪那么地在意呢?
或许,每个孩子,对于爸爸的感情,对于好爸爸的感觉,都是如此吧。(顺便说一句,有一些孩子,会把爸爸的离开,当做一种解放,当做一种节日。做爸爸如果做到这个份儿上,也真是失败啊。)
这一本,获得了很多奖项。故事发生在中国,每一年都会在千千万万人身上发生的故事——在外工作的爸爸,回家、团圆,然后又离开。
9、《熊爸爸》
佐野洋子/著
对于佐野洋子,除了是一位国际知名绘本大师之外,大家或许还应该知道的是,这是一位在中国居住了许多年,对老北京有着深厚感情的日本人。在这本书里,熊爸爸特别有爸爸样子。他工作努力,却又十分体贴,对于孩子的要求,简直可以说是百依百顺。虽然这是一只熊,但给我的感觉,有点像朱成梁、余丽琼的《团圆》里的爸爸。
在作品中,可以体会到爸爸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就是在爸爸回来之后,小熊变了。他不再是那只总和妈妈唱反调的小熊,而是变得讲道理了——因为,他要尽快长成一只像爸爸一样的大熊。
画作大致是粉彩。在爸爸书里,粉彩的画作真不多见。
10、《小熊和最好的爸爸》
读这套书的时候,我女儿已经5岁多了。其实,更早一点读,会更好。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一套书里,教会我怎么和孩子相处和游戏。我个人感觉,这个系列中最好的一本,是《做游戏》。正是在这本书里面,我学会了比如踩脚丫、推小车等很多和孩子一起玩的游戏。直到现在,这些游戏仍在继续。
我相信,这些游戏,会这样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吧。
11、《爸爸,我要月亮》
艾瑞.卡尔/著
艾瑞卡尔,也是对爸爸感情极为深厚的一位超级大师。他以爸爸为主题的书,《爸爸我要月亮》、《海马先生》,还有一本是他献给爸爸的绘本——《画一个星星给我》。在艾瑞卡尔的爸爸书里,爸爸总是那么有创意。艾瑞.卡尔的爸爸书,一定要看看。
在《爸爸我要月亮》、《海马先生》里,卡尔爷爷热情地讴歌爸爸,尤其他印刷、刮擦,然后再剪贴制作,不同大小、折叠,使用有颜色的透明塑料,等等,让孩子在阅读中惊叹,哦,图书还可以是这样的呀!对于启发孩子创造力、动手能力非常有力的大师,非艾瑞卡尔爷爷莫属。
12《一只想当爸爸的熊》
这是德国绘本大师、《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的作者沃尔夫的作品。沃尔夫的线条、色彩,总是那么鲜明,让人一眼就认出他来。
哦,孩子很想明白,为什么你是我的爸爸?你是怎么找到我的妈妈,当上我爸爸的呢?不妨看看这本和温暖的绘本。
或许,在读了这一本,在读了那么多爸爸的绘本之后,孩子未来找一个什么样子的丈夫来做自己孩子的爸爸,会很明白了吧?
13《有些时候,我特别喜欢我爸爸》
这是最近我在微博上分享的一本好看的爸爸书。我觉得,如果妈妈们想让爸爸参与到亲子阅读中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爸爸给孩子讲有关爸爸的绘本。在阅读中,爸爸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育儿的快乐,慢慢地就沉浸在里面来了。
而且,孩子特别喜欢的爸爸是什么样子的?读了这一本,也让爸爸知道怎样做一个好爸爸。
让爸爸看看孩子心里的好爸爸吧!你想一想,在哪些时候,你特别喜欢你的爸爸?
14《亲爱的大熊爸爸》系列
画得好精美的爸爸书。5本。里面的爸爸,勇敢、勤劳、陪伴孩子和家人,但是,尽管如此,他粗手笨脚好忘事,他不会让哭闹的孩子安静下来,也不太会当保姆,他在假期野营的时候忘记带孩子的毛毯、在去野餐的时候,忘记带装食物的篮子。但爸爸努力地当爸爸,最终孩子们都喜欢他。
15《像爸爸一样》
[英]大卫.梅林
孩子眼里的爸爸,有好,有不好,但是,爸爸永远是孩子的一个榜样。他们小的时候,那么崇拜爸爸,等他们长大了,他们的习惯、爱好、品行,都有着爸爸的影子。当孩子有时候不听你话的时候,是不是他们会这样说:我爸爸就是这样的?
嗯,做爸爸的和孩子共读这些绘本,会出冷汗吗?会改的好一点吗?
16、哪些不那么好的爸爸的书《大猩猩》、《动物园》、《朱家故事》
以上3本,包括前面介绍过的《我爸爸》都来自绘本大师,英国的安东尼.布朗。是我在女儿3-4岁到5岁时候读过多遍的书。
安东尼怎么画了那么多有关爸爸的书?我想,这与他的爸爸在他17岁那年因病突然过世,使他深受打击的原因。《我爸爸》是作者对所有父亲的献礼,也是他纪念自己父亲的作品——因为,书里爸爸穿着的睡衣,就是安东尼?布朗的爸爸留个他的遗物。他曾说:“我的父亲是很特别的人,外表强壮、有自信,不过却也有害羞、敏感的一面,有一点像我爱画的大猩猩。除了教我画图外,他还鼓励我做各种运动,像是橄榄球、足球和板球……”
看来,安东尼对于爸爸,心里的感觉极其复杂。
而他的这几本关于爸爸的书,是让我读了以后背后有冒冷汗感觉的书。
《大猩猩》说的是忽视孩子需求,极少陪伴孩子的爸爸;《动物园》是粗俗不堪,令孩子感觉丢脸的爸爸;《朱家故事》是很少帮助妈妈,对妈妈颐指气使缺乏关爱的爸爸。
如此等等。看来,当好爸爸,真的要读一读有关爸爸的绘本。这些绘本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自己。
其他我们读过的爸爸的书:
《会飞的爸爸》(小说)
爸爸的力量,来源于孩子。
《敌人派》
很早就读过的爸爸书。
爸爸是个智慧的爸爸
教孩子怎么“化敌为友”。
《我们要去捉狗熊》
读英文原版的更有音韵感。
把女儿读哭了的书。
也把我读哭了的书
《跳舞》、《父亲和女儿》。
《我怎样学习地理》
尤里.舒利瓦茨/著
永远留在孩子心中的爸爸
是那个给孩子打开一扇窗户
让世界涌入孩子眼帘的爸爸。
《为你歌唱-给女儿的信》
奥巴马/著
奥巴马给女儿的信,将成为经典。奥巴马,是2岁起爸爸就不在身边的孩子。身为美国总统,在每年的父亲节前,都要发表一个告诫美国男人、劝慰美国的父亲回家的演讲。
父亲节寄语:
还有许多关于爸爸的书,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我真心希望,每个家庭,都有几本关于爸爸的绘本,这些绘本,最好由爸爸讲给孩子听。让孩子和爸爸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享受阅读中耳鬓厮磨的温情。这样,爸爸和孩子的感情,越来越深,爸爸在家里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多。就像奥巴马所说的:爸爸在家庭里、在对子女的教育中不再缺位。
通过这些爸爸书,孩子的所有的感觉,都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开始认真地感受爸爸——触摸、观察、审视、思考,对于爸爸的形象,经由阅读的经验,对爸爸也越来越理解,越来越深爱!
而爸爸们,也从书中,学会和孩子相处,学会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孩子。
尽管我们不是完美的爸爸,但我们是给孩子读书的爸爸,我们是一个好爸爸。
我相信,每一个给孩子读爸爸书的爸爸都会自豪地这样说:我爱自己的孩子,而且,他也爱我。
现在关于爸爸的绘本越来越多了,你还知道哪些爸爸书?
——杨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daxingxinga.com/dwly/5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