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jzkbdfyy/140108/4323404.html我第一次听伍佰,是上大学的时候。每次我们唱歌,Zinc同学都要点《白鸽》。
当然还有《挪威的森林》。那时候还没有陈奕迅的《K歌之王》,男生们想表达求之不得之苦,都是“雪白明月照在大地,藏着你不愿提起的回忆”。
伍佰只要一张口,甚至不需要露脸,就是摇滚二字。我听到伍佰的时候老狼的《流浪歌手的情人》已经唱了好些年了,看到伍佰的脸,流浪歌手这个title才被具象化。
台湾的流行歌曲,我总觉得有泾渭分明的两派。温文尔雅型如周治平,李宗盛,巫启贤,光良,是给你念一首杨牧的诗,你听完后对他说谢谢,他温柔地说上一句“不会”。还有一派,平时你不觉得他们的音乐有什么共同点,但那个调子响起来,就是“台味”,是只有台湾男人才能写出来的情歌。
这一派的扛把子,必然是陈升和伍佰。张洪量和张镇岳的歌也沾边,还有五月天,《温柔》和《拥抱》都是典型。
比如音乐库里已经搜不到的《小雪》,那个开头一出现,你就知道,这歌十有八九是陈升写的。
前两天我读到陈赛给三联生活周刊写的新文章,讲中国式的男性审美。里面说“白面书生做英雄,极文静而至刚强,才是中国男性审美的最高理想。”读到这里有醍醐灌顶感。我们这代人十几岁的时候看到白古演的杨过,那也是另一种的“一见杨过误终身”。
我在朋友圈感慨了两句。Zinc表示不服,留言说“古代女性视角审美男性的例子不是很普遍,贾氏窥帘,看杀卫玠,掷果潘安都重在风姿秀美,有阴柔之美。及至则天皇帝的选择,一方面要器大活好,另一方面依然是面若莲花的俊俏小生。。。。俗话说小娘爱俏,鸨儿爱钞”可为一证”。这话看起来是说古代女性的审美也跟今天一样喜欢花美男,但我觉得其实是自诩萧峰后人所以长得黑的Zinc老师委婉地表达了对世人不识货的批评。
其实我觉得Zinc老师大可不必自怜。真爱就算五十岁的时候才来,也还是真爱。就像哪怕这首《夏夜晚风》其实是年《爱情的尽头》那张唱片里的,时隔整整25年,还是会让我们听到无法自拔。
这一期芒果台哥哥三公选了《夏夜晚风》和《护花使者》,前者极其台湾,而后者简直香港得不能更香港了。我看完热狗的表演,很想上书陈升把热狗请去跨年唱伍佰的夏夜晚风,不要年年都跟左小祖咒搞那有的没的非主流。
然后出于好奇,我打开原唱听了一听。虽然在哥哥这个节目里我pick了热狗,伍佰的原唱还是吊打翻唱十条街起步。说来也奇怪,这些年经常听到某首歌觉得很好听,一看是伍佰写的,又听到一首很喜欢,再看还是伍佰写的......
有一个豆瓣友邻说“年轻的时候觉得伍佰长得像大猩猩,太丑了。怎么会有这么难看的歌星。老了以后,伍佰太厉害了,太浪漫了,啊,想年轻十岁,坐在他的摩托车后座上。”
真是说出了我的心声。
据说陈升和伍佰两个人,看起来老实的陈升才是浪的那一个,而一看就肯定会开机车的伍佰老师,乐评人对他的评价是“耿直严谨,最看不惯的就是那些在街上游手好闲的人”,akaBobbyChen同学。也是,不管《然而》是怎么的缠绵悱恻,我相信《Summer》才是陈升老师的心声。
年,古天乐版的《神雕侠侣》在内地播放。每天晚上我都要趁洗脚的功夫看上一集,从热水洗成冰冰凉的水,为此至少感冒过一次。但那年我既不能欣赏伍佰,也不能欣赏陈升。那年我的女朋友们的最爱是张信哲,王菲去生窦靖童,一年没有发片。我翻来覆去地听《迷路》和《讨好自己》,顺便pick了张学友的《你的名字我的姓氏》和黎明的《情深说话未曾讲》。
那还是觉得听粤语歌和讲广东话很酷的年代,也没有人说港人治港越治越港。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就像我们总还是会不可自拔地爱上伍佰老师。虽然坐在机车后面和找一个像伍佰老师一样的男朋友,对年的我来说每一样都足以劝退。那时候我幻想的爱情是像《甜蜜蜜》里一样坐在心上人的自行车后座上,穿过大街小巷。谁又能想到25年过去这仍然是幻想呢?马曳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xingxinga.com/dwly/9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