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深情藏于心,
岁月从不败英雄。
高畑勋
主播/真心
一个令人悲伤的消息:
4月5日,
吉卜力工作室三大支柱之一,
日本动画大师高畑勋因肺癌
医院逝世,
享年82岁。
高畑勋是谁?
相信多数人只认识吉卜力的宫崎骏,
而不知有高畑勋,
但提起他的作品
《岁月的童话》、《萤火虫之墓》,
你肯定会恍然大悟,
啊,原来这出自高畑勋之手。
我们常把他的作品误认为是宫崎骏的作品,
其实这和他的性格有一定关系。
宫崎骏开朗,狂热,
高畑勋内敛,低调,
若非特别重要的事情,
高畑勋不出现在媒体的镜头下,
就连宫崎骏的退休会,
他也是摇摇手,
不,不去。
曾经吉卜力三个老头子一起工作,
一起吐槽的画面再也看不到,
我们也越来越担心,
已上高龄的宫崎骏,
还能再画多久?
故人已去,生者珍惜,
我们能做的,
唯有不要忘记。
上世纪六十年代,
从东京大学毕业后,
高畑勋进入东映动画工作。
因为才华出众,
很快他就导演了自己的处女作《狼少年肯》。
同在东映动画的宫崎骏,
此时还是工会书记长,
带着黑框眼镜,背着单肩背包,
风姿绰约,走路带风。
两人第一次见面,
高畑勋马上被这个充满活力,
比他小5岁的年轻小伙子吸引,
不久,
他们成为了无所不谈的好友。
外界都说是高畑勋提拔了宫崎骏,
但高畑勋自己并不这么认为。
年,在高畑勋第一部动画长片
《太阳王子霍尔果斯的大冒险》中,
宫崎骏担任帧画师,
“是宫崎骏自己出色的才华,
我才让他担任这份工作。”
自此,
他们开始了往后几十年
好友兼同事的生涯。
性格差异大,
工作方式也不同,
宫崎骏做事严谨严苛,
到了高畑勋这里,
却是一幅漫不经心的样子。
每天早上,高畑勋都是匆匆忙忙,
在最后一刻赶到工作室,
然后大口大口往嘴里塞面包,
“朴酷朴酷”喝水,
于是,大伙儿给他取了个外号,
叫“阿朴”(音译)。
上班迟到就算了,
在工作室里他也很随便。
在吉卜力的所有纪录片中,
几乎都能看到他瘫着的身影。
跟好友聊天时瘫着,
跟同事讲工作时瘫着,
就连记者来采访,他照旧瘫着。
这股子态度,
自然惹毛了宫崎骏。
宫崎骏抱怨说:
“阿朴总会在最关键的时候睡而不起。”
“我和公司有点矛盾,你快起来啊,
然后阿朴‘哇’的一声,
还是不肯起。”
没有一个制作人能跟高畑勋
合作超过一部电影,
没人能受得了他这种态度。
反倒是宫崎骏,
这个陪伴了几十年的老伙伴,
在一次闲聊时,跟铃木敏夫说,
“你看那么多人都离开阿朴,
留在他身边的,
可就只有我一个人了。”
的确,所谓知己,
就是世人皆不懂你,
唯我站在你身后的那种关系。
高畑勋的散漫态度,
其他人不屑一顾,不想忍受,
只有宫崎骏,
即使被气得要死,
还是努力包容着他,
因为,我懂你的不容易,
懂你的漫不经心,
背后其实是太过用心。
年《岁月的童话》上映,
隔年拿下了第15届日本电影学院奖话题奖,
票房不错,口碑也很好,
但距离宫崎骏期望的目标,
还是差一大截。
宫崎骏期望什么呢?
他想让高畑勋借助这部电影,
为以前《萤火虫之墓》、
《太阳王子霍尔果斯的大冒险》
留下的拖延症洗去污点。
万万没想到,
高畑勋在制作前,
一脸轻松地跟动画师们说了句:
“没事,像以前那样画就行。”
我们无法看到宫崎骏的表情,
不过可以想象,
老爷子的脸,应该被气绿了。
有些人,就是善于“伪装”,
表面看他是真散漫、真佛系,
深入了解之后才明白,
他哪里是在拖延,
他是把时间,
全花在死磕动画细节上了。
《岁月的童话》里,
有一场关于采摘红花的情节。
为了创作这不到十分钟的场景,
高畑勋回家整理好行李,
自己啪嗒啪嗒跑到乡下采风去了。
他来到故事发生的山形县调查,
采访了当地最专业的三户农户,
一边咨询,还要一边录像,
从红花的历史,到种植,到采摘过程,
一一记录清楚,
甚至亲自跟着农民下田。
自己在忙,
当然也不能让东京的助手闲着,
他吩咐他们帮忙把有关红花的所有书籍找出,
等他一回到东京,
就可以理论结合实践,
充分做“研究报告”了。
这还不算完。
有一天他听说在其他地方还有
种植红花的另一种办法,
一激动,又想溜去拜访。
铃木敏夫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才出力阻止:
“这样下去,动画得拖到什么时候。”
于是他才让助手代替自己去。
正是这样的死磕细节,
我们在高畑勋的电影里,
看到的每一个画面,
都是真真切切的现实。
《萤火虫之墓》里的神户遭空袭的场景,
主人公所在的地点,抬头看到的飞机飞行方向,
是他查找了几乎所有当时战争资料,
才确定下来的。
《岁月的童话》里的木偶剧,
曾经是日本一代人的回忆,
可惜年代久远,
就连电视台都没留下,
最后是在有收藏爱好的粉丝帮助下,
找到了资料。
高畑勋的电影,
平平淡淡,没有大喜大悲大冒险,
可就是最容易看哭人。
他的故事就在我们的身边,
甚至就是我们自己的故事。
每一部作品看完,
总是直抵人心,勾住泪点。
“我创作的动画是关于日常生活的。”
因为日常,
所以更要贴切,
一丝一毫不能让观众觉得虚假,不真实。
年,
《我的邻居山田君》上映后,
高畑勋打算不再创作动画长片,
丢下被他弄得一团混乱的吉卜力工作室,
拍拍屁股跑了。
宫崎骏从山居回来一看,几乎气死,
“作为导演我已经放弃他,
他甚至无法完成一部电影。”
结果几年不到,
当宫崎骏看到《辉夜姬物语》提案,
觉得还是给高畑勋创作最合适,
又屁颠屁颠给他安排制作人西川,
并照一日三餐式,
到他家说服他出山拍动画。
一年半后,西川终于说服成功,
高畑勋点头答应拍摄,
但这只是拉锯战的开始,
后面的路,还更长。
《辉夜姬物语》故事来自
日本古老传说《竹取物语》,
拿到初剧本后,
高畑勋又开始了一系列考察,认证,打磨。
原本打算做成30分钟的短片动画,
剧本终稿出来一看,
3个半小时。
工作人员汗颜,
再次派上制作人西川,
劝说高畑勋,
把动画缩短至两个半小时。
明眼人都知道,
西川的工作,
没有一定耐心的人,
绝对做不来。
后来他在采访里说,
“那几年我梦里出现的唯一一人,
就是高畑勋。”
而最让他头疼的,
不是高畑勋的细节控,
是另外一大问题:
他的动画创作模式不同于吉卜力传统。
吉卜力采用的是“赛璐璐”创作模式,
先设好背景,
然后在赛璐璐上描绘人设。
高畑勋烦透了这种创作模式,
说他们只会沿袭传统,
他不想这么做,
于是只好在距离吉卜力工作室
走路不到半小时的距离,
租下一栋房子,
重新组建了团队,
独自创作《辉夜姬物语》。
这边创作如火如荼,
那边,宫崎骏的《起风了》也开启了进度。
年底,《起风了》已经接近尾声,
跑到那边一看,
高畑勋淡定地说:
“我们完成了个镜头。”
(共个镜头)
无奈,原本预计两部片子一起完成,
结果还是《起风了》先上映,
《辉夜姬物语》坐上了年尾班车,
得以在11月上映。
从5年开始,
到年结束,
整整拖了8年时间。
制作人西川调侃说,
这部动画完成,
他已经历了从光棍,到娶妻生子,
再到儿子上小学几个人生阶段。
缓慢,拖延,
即使知己如宫崎骏,
都有被气炸毛的时候,
更别提其他人。
曾经《萤火虫之墓》就因为进度问题,
跟制作人完全闹僵,
在未完成的状态下公映,
边上映边做完整版。
而且,在高畑勋几部作品中,
存在一个相同的现象,
就是口碑很好,
票房却很是惨淡。
《太阳王子霍尔果斯的大冒险》票房不行,
《萤火虫之墓》票房不行,
《辉夜姬物语》更惨,
投入50亿日元,
结果票房还不到一半。
很大一部分原因,
是因为高畑勋的动画,
相比起那些让主人公化险为夷,
让观众代入式的动画不同,
他更多是的想让观众作为客观者,
保持冷静的判断力和理性去观看动画。
《萤火虫之墓》在日本上映期间,
观众看到的,
普遍是对两兄妹的同情,
但高畑勋想表达的真正想法,
却是对两兄妹的批评和反思。
观众的不理解,身边人的不理解,
让本就不多话的高畑勋,
越来越沉默寡言,
收起光芒,
伪装自己。
这种情感,
也在他的最后一部作品
《辉夜姬物语》中表达出来:
辉夜姬带着向往来到世间,
没想到世间的种种阻扰,
让她不能凭着内心,
做最真实的自己。
好在高畑勋最后有了释怀:
世间的一切事情,
都具有两面性,
你不可能只看到阳光
而不见阴影,
生活不可能只有欢乐没有悲伤,
那不叫人生。
有太多人不理解,
但还有宫崎骏这么个知己;
你们总不让我做自己,
但至少有一处地方,
可以让我静静地创作我爱的动画......
尝遍世间冷暖,
但依旧在凉薄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只是这份深情,
被隐藏得更深。
辉夜姬公主在被带往月宫时,
最后回头望地球的那一眼,
满是眷恋和不舍,
不知4月5号那天的高畑勋,
是否也是相同的情形。
但我知道,
他内心还是满足的,
毕竟,
人生的悲欢,
已经完完全全尝了一遍。
至于作品,
时间会替他说话,
总有一天,
人们会明白。
你的漫不经心,
是因为太过用心;
你的无情,
是因为太过深情。
若有深情藏于心,
岁月从不败英雄。
老爷子,
我们会永远记住你。
-END-
(图片源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须知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靠谱么白殿疯病那家医院看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xingxinga.com/dwmj/1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