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

动画电影回归调整的一年


(本文编后版发表于《中国文化报》-01-15产业·市场版,感谢编辑程老师)产业·市场

年中国影市动画电影票房前30名

排名

片名

总票房

上映时间(中国)

制片国家/地区

1

寻梦环游记Coco

11.52亿

11.24

美国

2

神偷奶爸3

10.34亿

7.7

美国

3

熊出没·奇幻空间

5.23亿

1.28

中国

4

欢乐好声音

2.16亿

2.17

美国

5

蓝精灵:寻找神秘村

1.74亿

4.21

美国

6

哆啦A梦:大雄的南极冰冰凉大冒险

1.49亿

5.30

日本

7

赛车总动员3:极速挑战

1.37亿

8.25

美国

8

十万个冷笑话2

1.34亿

8.18

中国

9

大卫贝肯之倒霉特工熊

1.26亿

1.13

中国

10

赛尔号大电影6:圣者无敌

1.04亿

8.18

中国

11

大护法

7.13

中国

12

麦兜响当当

.7.24

中国

(含重映票房)

.1万

.3.17

13

烟花

12.1

日本

14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4万

12.8

英国/波兰

15

我的爸爸是森林之王

10.14

比利时/法国

16

刀剑神域:序列之争

2.18

日本

17

昆塔:反转星球

10.1

中国

18

麦兜当当伴我心

.7.10

中国大陆/香港

(含重映票房)

.3万

.4.7

19

潜艇总动员·时光宝盒

.5.29

中国

(含重映票房)

.6万

.5.28

20

猪猪侠之英雄猪少年

1.7

中国

21

魔弦传说

1.13

美国

22

冰雪大作战

4.1

加拿大

23

大耳朵图图之美食狂想曲

7.28

中国

24

乐高蝙蝠侠大电影

3.3

美国

25

钢铁飞龙之再见奥特曼

10.1

中国

26

了不起的菲丽西

2.1

法国/加拿大

27

玩偶奇兵

8.4

中国

28

阿唐奇遇

7.21

中国

29

最终幻想15:王者之剑

3.10

日本

30

摩尔庄园2海妖宝藏

.7.5

中国

(含重映票房)

41万

.5.28

#蓝底色:仍在上映,票房截止到.12.31

#红字:国产动画

#黄色高亮:重映片

年的中国影市之争已落下帷幕。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的数据,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11亿元,同比增长13.45%。中国电影结束了多年以来票房增长30%以上的高速发展,又经历了年的调整期,年进入了增长13%的“十字头”时代,增速放缓成为了中国电影的“新常态”。而具体到动画电影领域,则可以观察到总票房明显缩水的现象。中国动画电影从年起连续四年走高的票房总量,在年首次出现了下滑,且同比下降达28.75%,略高于年的票房水平。同时,国产动画的总市场份额也有所下滑,从年占整体动画电影票房比例33.44%下跌至年的27.11%,票房总额为13.29亿元。[1]

-年动画电影票房总额与增长率

年度

动画电影票房总额(亿元)

同比增长

14.24

-12.28%

16.18

13.61%

30.31

87.37%

44.11

45.50%

70.04

58.78%

49.9

-28.75%[2]

具体而言,又可以分为以下“四小二大”:

一、过亿票房影片与进口大片的“小年”

年共有13部动画电影票房过亿,其中进口片占了11部,而年只有10部动画电影过亿,其中进口片仅占6席,过亿影片总量及其中进口片数量均有所衰减。

虽然过亿票房量级的进口动画数量有所衰减,但其仍然占据了市场的领军地位,如迪士尼-皮克斯联合出品的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Coco)以平均分9.1分(豆瓣网,满分10分)的超高口碑获得了逾11亿票房,成为了年动画电影票房年度冠军。这部影片严格遵循好莱坞的三幕式剧作结构,内容定位也是经典的合家欢大团圆的设置,却把创作套路运用得炉火纯青,结合墨西哥亡灵节的文化背景创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这部动画把商业动画创作套路与艺术题材创新很好地实现了融合,并取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还是很值得学习的。

全年动画电影票房第二名,也是另一部票房过十亿的进口动画是《神偷奶爸3》。该片作为小黄人系列的第三部动画,口碑并不理想(豆瓣评分6.8分),但凭借小黄人的高人气取得了票房佳绩。本年度过十亿的动画电影就是以上两部进口片,一部证明了优质内容的票房影响力,另一部则是典型的以明星效应驱动的动画电影。

过亿影片中,排于其后的进口动画《欢乐好声音》、《蓝精灵:寻找神秘村》、《哆啦A梦:大雄的南极冰冰凉大冒险》、《赛车总动员3:极速挑战》等片的票房都在1-2亿之间,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

二、黑马级动画的“小年”

相比起年现象级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9.56亿票房的横空出世,年《大鱼·海棠》也取得了5.65亿的票房成绩,年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黑马级影片。《大护法》曾被期待为继《大圣》、《大鱼》之后的“大系列”第三部作品,但其较高的受众年龄定位与较小众的艺术取向让其票房止步于万,仅位列年度动画电影票房排行第11名。曾高调入市、备受期待的追光动画公司出品的新作《阿唐奇遇》获票房万,列年度动画电影票房第28名(含重映片总票房,按新上映影片算是第25位),虽然影片在商业动画创作技巧、观众评分上均较首部作品《小门神》略有提升,但票房却只有前作的不到一半,这也反映了观众观影的多元驱动因素,当对新公司的神秘感与期待散去之后,如何能长久地保持受众观影的兴趣,这是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三、系列动画电影:新片数量减少、重映片增多、领军作品票房产出增加

比起前几年系列动画电影的衰退景况,年在《熊出没》等片的带领下,系列动画电影的表现值得瞩目。

位居动画电影票房第三、国产动画电影第一位的是《熊出没?奇幻空间》,该片创下了5.23亿的票房新高,证明了熊出没系列的品牌影响力。大电影的质量也还不错,虽然在剧作方面有一些争议,但该片延续了该系列动画电影注重影像奇观塑造的特点,出品方华强不愧是对特种电影有研究的企业,影片栩栩如生的3D效果总能引起小朋友们的赞叹。该系列电视动画新作《熊出没之探险日记》目前的收视率再次夺冠,借着这个势头,还可以期待下一部熊出没大电影——已定档于年大年初一的《熊出没·变形记》的票房表现。

位列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第二的影片是上映于暑期档8月18日、主打青年观众群体的《十万个冷笑话2》,票房1.34亿,它同样是一部系列动画,该片成功地把二次元文化与网络文化特征融合到了电影内容之中,口碑、票房表现均较前作有所提升。

紧随其后的是上映于贺岁档、由奥飞娱乐出品的动画电影《大卫贝肯之倒霉特工熊》,这部影片由韩国的知名动画IP倒霉熊系列改编,获得了1.26亿的票房。奥飞娱乐仍然属于“玩具卖的比动画好”的典型企业,虽然票房过亿,但4.4分的观影评价并未达到及格线,建议出品方加强研究电影创作的艺术规律。

再后面是《赛尔号大电影6》,该片主要针对小学生受众群体,与面向青年层观众的《十万个冷笑话2》于同一天上映,也获得了1.04亿的票房佳绩,一反该系列动画电影票房走低的颓势,票房是前作的1.8倍。

在4-万量级中,也有一批动画电影市场的常客,如昆塔系列的第二部《昆塔:反转星球》,票房表现及影片评价均较前作有所提升;猪猪侠系列的第四部《猪猪侠之英雄猪少年》,市场表现与前作基本持平,评价略升但仍未至及格分。《大耳朵图图之美食狂想曲》则是该系列动画的首部动画电影作品,取得了万的成绩。

系列动画中还包括一大批重映片,如麦兜系列的《麦兜响当当》、《麦兜当当伴我心》;《潜艇总动员·时光宝盒》、《摩尔庄园2海妖宝藏》、《黑猫警长之翡翠之星》等,重映票房从几十万到一千余万不等。

虽然位于头几位的系列片票房表现出色,但新上映的影片数量减少,因此也导致了整体票房的缩水。

系列片与原创片

(注:此处原创片指基于题材创新、没有系列动画内容做铺垫的作品)

虽然年度动画电影票房下降了28.75%,但不必因此感到悲观,可以看出,观众对于电影这一文化娱乐形态的需求虽然增速开始放缓,但还是处于增长过程中的,只是由于今年动画电影精品大片的缺乏,动画电影这一细分领域的需求总量波动较大。按照经济学的说法,我们可以认为不同电影之间互为替代品[3],消费者对于动画电影的总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因此一部分对于原创动画的需求转移到了系列动画,“黑马”级原创动画的缺失导致了系列动画需求的上升,系列动画新片的减少又导致观众选择集中度的增加,部分高知名度的影片票房显著提升。如果还是没有要看的影片,同样一批观众也可以选择具有合家欢属性的真人片或其他非电影的娱乐形式,来满足家庭内产生的娱乐需求。

当然,总票房的显著下降也揭示出国产动画电影市场的一些问题,比如应在不同企业间建立起更良性、更透明的档期协调机制,让整个行业更合理地协调制片进度及上映档期安排,这样可以缓和大小年票房剧烈波动的出现。

当然,即使拥有更完善的档期协调机制,供给与需求的波动也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现象,特别是原创动画,其能否成为“爆款”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即使有大数据辅佐判断,也无法在事先准确预测影片是否能够引发全民的观影浪潮。“爆款”的出现极其依赖导演个人的艺术造诣与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市场整体反应,比如说日本影市当年是否有宫崎骏新片上映,就与其电影票房的“大小年”波动现象密切相关。

由于原创动画电影的商业成功与否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而系列动画电影凭借其长期培养的品牌知名度,容易形成较为持续稳定的票房规模,因而成为了产业发展的基石。从年动画电影表现我们可以看出,原创动画的走弱,就让系列动画成了撑起动画电影票房的中坚力量,无论是小黄人还是熊出没,都取得了很可观的市场反响。不过,系列片也有着为了保证品牌一致性而导致艺术创造力较弱的弊病,未来中国动画电影能否走得更远,原创片的艺术创新驱动与系列片的持续品牌效应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当然,无论是原创片还是系列片,想要取得持续的发展前景,作品的质量都是不容忽视的。当中国电影进入“新常态”、电影产业整体增速放缓之后,由于电影票房的整体增量减少,针对存量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对于电影质量的要求也更高。观众完全可以通过各种评价渠道看到影片的评价,对于那些具有高艺术品质又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优质作品,观众也会不吝惜手中的投票权,去影院选择这样的作品。

[1]数娱梦工厂——年动画电影盘点:年度票房总量六年来首次下滑,较去年降低22.87亿







































北京那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xingxinga.com/dwmj/221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