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则是阴阳观延伸到代际时间的体现……过去不是“不再现在”,将来也不是“还没有现在”,两者互补互须而对生出当下的亲亲生活,牵拉着深远的过去和祖先,投射向还不现成的未来和后辈。就此而言,“家庭是时间之源”(列维那斯《整体与无限》结语)……后代对已经逝去前代乃至遥远祖先的追念、敬意和祭礼永不停止,就像他们对还未到来的后代的期待、筹划和责任感永不萎缩。”
——张祥龙
泰山远眺,无竟寓摄。
“父亲”的地位——从儒家和人类学的视野看
张祥龙
本文发表于《同济大学学报》年第1期
同济学报和作者授权发布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xingxinga.com/dwmj/5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