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猩猩 > 大猩猩的繁衍 > 东盟东部增长区文莱可发挥更积极作用
当前位置: 大猩猩 > 大猩猩的繁衍 > 东盟东部增长区文莱可发挥更积极作用
BruneicanplayamoreactiveroleintheEastASEANGrowthArea
Sincethebeginningofthe21stcentury,Bruneihasactivelyengagedinforeigneconomiccooperation,aimingatdevelopinganexport-orientedeconomy.Atpresent,Bruneimainlyparticipatesinfourregionalcooperationorganizations,whicharetheASEANFreeTradeArea,theEasternASEANGrowthAreaandthePan-BeibuGulfRegionalEconomicCooperation,aswellasthe"BorneoHeart"program.Duetogeographicalrelations,BruneisaiditwouldbemoreactiveinparticipatingintheASEANEastGrowthAreaandthe"BorneoHearts"program.
Basedonthis,thispaperanalyzestheestablishment,developmentprocess,cooperationmechanism,cooperationfoundation,cooperationcharacteristic,keycooperationfield,achievementanddifficultiesoftheEastASEANGrowthArea.AndthenfocusonBrunei,detailedanalysisofitsstrategicpositionintheEastASEANGrowthArea,maincooperationfield,thestrategicopportunities,advantages,difficultiesandchallengestoparticipateintheEastASEANGrowthArea.Lastbutnottheleast,thepapertrytoputforwardsomesuggestionsonhowtopromoteBruneitoplayamoreactiveroleintheEastASEANGrowthArea.
TheEastASEANGrowthArea;Brunei;Strategy
进入21世纪以来,文莱积极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发展外向型经济。目前,文莱主要参与的区域合作有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东部增长区和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以及“婆罗洲之心”计划。由于地缘关系,文莱表示将积极参与东盟东部增长区和“婆罗洲之心”计划的区域合作。苏丹强调国内私营部门要充分利用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盟经济共同体(AEC)、东盟东部增长区(BIMP—EAGA)等现有区域合作机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其中,特别强调文莱在东盟东部增长区的战略地位,期待将文莱打造成为“东盟东部增长区”的经济中心,东盟秘书处选址文莱、摩拉港港口的建设等一系列战略举措的实施,必将助推文莱在增长区的贸易往来、投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交汇点”作用。
一、东盟东部增长区的发展与合作
(一)东盟东部增长区基本情况
东盟东部增长区是东盟经济共同体重点发展的次区域合作,作为“大东盟”改变域内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重点次区域,它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年,“东盟东部增长区”(EAGA)又称文-印(尼)-马-菲增长区(Brunei-Indonesia-Malaysia-PhilippinesEastASEANGrowthArea,BIMP-EAGA)的设想最先由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提出,年3月,四国在菲律宾达沃市签署备忘录,宣布该增长区正式建立。
作为东盟区域内最大的、最年轻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区,增长区包括苏禄海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具体包括文莱全国、马来西亚东部的沙捞越州(Sarawak)、沙巴州(Sabah)和纳闽岛(Labuan),印度尼西亚东部的加里曼丹(Kalimantan)、苏拉威西(Sulawesi)、伊里安查亚(IrianJaya)和马鲁古群岛(Maluku),以及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Mindanao)和巴拉望岛(Pahlawan),四个国家的全部和部分地区,总面积约万平方千米,人口约万。除文莱外,其他均为原理国家首都的偏远和不发达地区,但该地区四国发展战略相似,且包括婆罗洲中心地带和苏禄—苏拉威西岛海洋生态区,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二)东盟东部增长区发展进程
1.起步阶段:夹缝中求生存(-年)
在最初两年里,由于参与国政府领导人有强烈的合作意愿,东盟东部增长区的货物和人员流动、旅游业及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但随之而来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厄尔尼诺气候以及20世纪90年代末期区域内部分地区恶化的安全形势等不利因素影响了各方面对区域的印象和信心,导致旅游下降、贸易减少,投资信心减退,严重打击了增长区的运作。
金融危机结束后,随着东盟国家经济逐步恢复,增长区经济合作又重新提上日程。以年11月于文莱举行的第7届东盟领导人峰会为契机,东盟东部增长区对其合作模式和重点、合作机制、增长区结构[年,东盟东部增长区第十一次高官会和第8届部长会上作出更改增长区结构的决定,将原来13个工作小组变成4个,确立文莱负责牵头区域内的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能源、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组分别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负责牵头。]进行重新评估、整合与改进。总体来看,增长区在这一阶段的发展受不可抗的外部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合作效果虽不尽如人意,但合作机制的构建、合作模式的创新为今后开展更频繁的合作打下基础。
2.发展阶段:东盟东部增长区路线图——5年发展规划(-年)
年,东盟东部增长区制定了今后10年经济发展的路线图,确定了四项重点合作领域: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产业;农业产业和自然资源;旅游和中小城市企业发展。根据东盟东部增长区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到年,增长区各成员之间将实现区内贸易和重点投资领域10%增长,旅游业20%的增长。为了达到路线图规定的目标,东盟东部增长区要求重点扶植农业、自然资源开发、旅游、运输等领域的中小企业,加强域内的机制和机构建设。同时,还在该区域设定两条优先发展的经济走廊——西加里曼丹经济走廊(WBEC)和大苏禄省-苏拉威西经济走廊(GSSC)。
总的来看,路线图取得一定成效,但各项项目实施情况却不尽相同,部分项目与发展策略并无直接联系,也没有监督和评估系统,削弱了设计和实施效果。因此,四国需再次制定发展文件,更加注重更有效率项目的实施。
3.成熟阶段:东盟东部增长区路线图升级版——5年实施蓝图(-年)
-年实施蓝图(IB)(下面简称蓝图)旨在推动战略的实施,强化项目准备和实施力度。尽管蓝图保留了路线图的战略推进措施,但蓝图中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并对原有内容进行改进,形成五大战略支柱——互联互通、食品、旅游业、环境以及社会文化和教育。这一阶段的完成,标志着增长区建设真正从理论建设落实到实践,是增长区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
4.展望未来:东盟东部增长区愿景(-年)
《东盟东部增长区愿景》旨在使增长区发展成为一个有弹性的、包容的、可持续的、具备经济竞争力的经济合作组织,逐渐缩小经济发展差距。它被视作路线图和实施蓝图的延伸,以原来的增长区战略文件、合作框架和指示为基础,并着重强调未来可能面临的严峻挑战。根据宏愿,要实现下列目标:(1)至年,东盟东部增长区经济总量占四国经济总量的20%;(2)至年,区域内贸易额占总贸易额比重增加到10%;(3)至年,出口额增加到亿美元;(4)至年,外国直接投资增加到万美元;(5)至年,国内外游客数增加到1.24亿人次;(6)至年,农业和渔业出口增长10%;(7)至年,家中小企业采用环保技术。
在制定年宏愿时,各成员国已适应区域和全球化发展趋势、机遇和挑战,而这些都将对经济合作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东盟东部增长区要想长期保持生命力,就要必须顺应区域和全球化趋势,抓住机遇,以减轻挑战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
(三)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机制
作为次区域合作组织,东盟东部增长区包括四国领导人峰会、高官/部长级会议(SOM/MM)、四国促进中心(BIMP-FC)、国家秘书处(NationalSecretariats)以及东盟东部增长区商务理事会等协调与实施机构(见图1)。其中,四国领导人峰会、高官/部长级会议是东盟东部增长区的最高决策机构,四国促进中心作为其秘书处充当公共部门在次区域活动的协调者和促进者,促进中心设有4个工作组(WGC),分别是中小企业发展、联合旅游发展、自然资源发展、运输、基础设施和信息通讯技术发展,国家秘书处则作为四国促进中心在各成员国的联络机构,负责成员国公共部门合作项目的具体实施;而东盟东部增长区商务理事会以第五成员国的身份,在增长区高官会中代表私有部门,理事会秘书处则是私有部门在四国促进中心的对口机构,其在各成员国的核心机构与各国秘书处对应。
(四)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基础
对于这样一个由文、印、马、菲(文莱除外)偏远且不发达地区组成的增长区而言,通过建立合作机制,加强四国在资源、商品劳务及服务上的互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对菲律宾而言,南部贫困地区的开发一直让菲政府“头疼”,由于南部棉兰老岛面积较大,且主要以穆斯林教徒居多,再加上该地恐怖组织活动猖獗,导致菲政府虽一直对该地区实施开发但收效甚微。因此,寻求与同一宗教信仰的穆斯林教徒聚居的印尼加里曼丹岛进行联合开发,不论从政治还是经济的角度来讲,对菲律宾都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其次,对马来西亚而言,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西马来西亚半岛与东马来西亚半岛的沙捞越州以及沙巴州在历史、政治上有较大差异,在经济结构及资源构成上也有很大差别,因此对其来说,能与邻国同类发展水平地区进行共同开发也是最佳的选择。再者,对国土面积辽阔,且国土被海域隔成多个岛屿的印度尼西亚而言,有众多地区待开发,因此通过与地理位置相邻近的地区共同开发资源丰富、但工业化水平落后的加里曼丹岛及苏拉威西岛北部是一个极好的机遇。
(五)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特点、重点领域、取得成绩及面临困难
作为一个政府间合作组织,东盟东部增长区有其独特之处。由于增长区是由四国欠发达地区构成(除文莱外),因此集中发展公共—私营部门关系,并将其作为发展伙伴关系的基础。其中,私营部门作为发展引擎,公共部门则起促进、支持与引导作用。私营部门促进贸易与投资,公共部门在国家和地方层面为私营部门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和监管环境,促进私营部门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东盟东部增长区的中短期目标是通过加强域内贸易、旅游和投资促进次区域经济一体化,长期目标是将该次区域由资源依赖型经济体转变为依赖价值增值的非资源依赖型次区域。
增长区地域覆盖地区资源极为丰富,文莱的石油和天然气、加里曼丹岛全岛的森林资源,棉兰老岛、苏拉威西岛北部的海洋资源和丰富的观光资源等,若开发利用得当,将释放极大的经济增长潜力。自成立以来,积极促进区域内国家相关地区在航空、海运、电信、旅游等领域进行合作,取得一定进展。目前,为进一步促进增长区建设,确定了一批旗舰项目,包括增加陆、海、空联系,低成本住房、清真食品加工、椰子油、棕榈油加工、海水养殖、旅游和潜水等,由各个工作组分别牵头组织实施。
发展至今,东盟东部增长区已取得很大成效,其综合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4%,至年购买力平价达到亿美元。商品贸易平均年增长率为1.2%,年达到亿美元。年旅游总人数增长9.5%,达到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万人。总投资年增长率平均为31.4%,其中外国直接投资占总投资的74%。
东盟东部增长区海陆林立,虽一定程度上便利了海口贸易,但地形复杂,印尼的西加里曼丹和马来西亚的沙捞越相隔依兰山脉,在加里曼丹岛上,印尼与马来西亚的陆路交通也有困难。除自然条件导致的障碍外,增长区还面临劳动力严重不足,内部资金供给不足,缺乏区域内投资导向,交通、通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使得这一次区域落后于东盟其他次区域合作组织。
二、文莱参与东盟东部增长区的合作
文莱加入东盟东部增长区是在东盟框架内寻求更加密切合作的又一重要步骤,此举对刺激文莱外向型经济发展更具有实际意义。同时,文莱作为唯一全境参加东盟东部增长区的国家,对增长区内的菲律宾南部、马来西亚东部和印尼东部有很强的辐射作用。
(一)文莱在东盟东部增长区的战略定位
文莱作为东盟仅有的两个发达国家之一,地理位置优越,市场潜力巨大,贸易和投资风险相对较低,具备丰富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享有“东方科威特”的美誉,丰富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不仅为文莱创造了巨额的财政收入,还带动上下游产业的“链式”发展。因此,为充分发挥文莱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改组原有合作机制不完善的现状,在年东盟东部增长区第11次高官会和第8届部长会上就做出了由文莱牵头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增长区经济发展的基石,文莱掌握基础设施发展的主导权即确定其在东盟东部增长区中将发挥主导作用。再加上近年来东盟互联互通建设的强烈号召,文莱的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踏上新征程。
(二)文莱在东盟东部增长区的重点合作领域
东盟东部增长区次区域有丰富的传统性和可再生性能源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水电、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地热能,根据高官及部长级会议上提出的发展战略,4个成员国的重点发展领域多集中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上,但各国也会根据自身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多年积累的发展经验而有所侧重。就文莱而言,资金充足、国小民寡、石油和天然气丰富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因此,在参与增长区的合作中,文莱重点的合作领域放在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包括文莱机场和码头的扩建、航空和航海航线的增加、跨海大桥项目的实施等,力争成为该区域的交通枢纽,特别是近期对摩拉港的进一步修建与完善,助推文莱成为次区域联系中心。同时,配合本国的国家发展规划,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的过度依赖,实现经济结构多元化发展,文莱加大对农业、林业、渔业的投入,促进石油和天然气中下游产业的发展。此外,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国民教育程度,注重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也成为文莱发展的重点。
(三)文莱参与东盟东部增长区所具备的战略机遇与优势
年,东盟东部增长区成立之初,文莱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积极参与增长区内发展战略的制定、积极鼓励国内中小企业发展、通过提供一系列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和技术,种种举措极大地释放了文莱国内的发展潜力,对增长区内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形成良好的辐射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文莱所具备的战略机遇与优势如下:
1.搭乘“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正当时
如今,由中国提出的建设“一带一路”伟大倡议,致力于与东盟国家共建陆路和海上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由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等资金平台为文莱着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金来源。此外,年,文莱苏丹哈桑纳尔在会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时也明确表示,愿意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同文莱“宏愿”更好对接,在提升能源开采、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合作,并且共同推进“广西-文莱经济走廊”建设。由此看见,文莱要想在东盟东部增长区“宏愿”目标实现的进程中发挥关键核心作用,搭乘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可谓正逢其时。
2.与域内外国家关系和平友好
文莱向来以“和平之邦”著称,独立后一直奉行积极友好的外交政策,以东盟为外交基石,积极扩大对外关系,在发展同东盟各国友好关系的同时,同时重视同中国、日本、俄罗斯等大国的关系。
首先,从文莱与东盟东部增长区其他3个成员国关系的视角分析。地理上,文莱处于增长区的中心位置,东南西三面与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接壤,北面与菲律宾的棉兰老岛隔南中国海相望;历史上,文莱与马来西亚和平解决林梦主权归属问题,为两国搁置争议,共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示范。与菲律宾则一直保持友好往来,两国关系发展良好;文化上,文莱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同种族同宗教,具有相似的风俗习惯;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文莱积极援助有关国家,分别向泰、马、印尼提供了5亿、10亿和12亿美元双边贷款援助,进一步巩固了文莱与域内其他3国的关系。
最后,文莱成为“东盟东部增长区”中心的愿望也得到域外大国,包括中国的支持。特别是年,文莱与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签署《文莱达鲁萨兰国政府、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合作意向书》,作出将文莱打造成东盟及东盟东部增长区航运中心的战略部署,以及年2月文莱摩拉港有限公司在文莱的挂牌成立,包括提高摩拉港集装箱码头的操作效率及服务水平等工作都在开展中,进一步提高了文莱的航运能力。
3.文莱“宏愿”与东盟东部增长区战略目标不谋而合
“宏愿”的本质是通过扩大对外合作改变文莱经济增长的固有模式,以适应全球化对文莱政治体制、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为文莱未来创造一个更加有利的国内外环境。这一战略目标与增长区有很多契合之处,文莱将目光放在了成为东盟东部增长区的中心地,希望能够在成长区的贸易往来、投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交汇点”的作用。
(四)文莱参与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的劣势与所面临的挑战
文莱作为东盟东部增长区内唯一的发达经济体,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少、人均国民产值高,人民生活安逸,政策、规章及法令对外来投资有诸多约束,政府人员办事效率低、项目审批时间长等造成文莱国内引资能力差、基础设施建设仍比较落后等诸多问题。
1.相比与域内他国,文莱引资能力弱,营商环境还有待改善
据图1所示,-年,文莱外国直接投资较稳定,但年大幅减少,国内投资额甚至为负。通过对比图1、2、3、4可以发现,相比于增长区内的其他国家而言,文莱引资能力较差,这与文莱长期依赖石油、天然气出口,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很大关联。且除文莱外,其他3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额基本呈上升趋势,印尼、菲律宾逐渐成为其他国家竞相投资的对象。
就文莱自身而言(见表1),年,英国对文莱直接投资还处于较高水平,达.86百万文元,但年以后,英国对文莱直接投资呈“断崖式”下跌,其他国家,包括日本、马来西亚等对文直接投资额较大的国家对文投资也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容易发现这与年后国际原油市场进入“寒冬”有很大关联,文莱经济也因此陷入“失去的五年”,经济一度低迷。当然,英国对文投资呈“断崖式”下跌也有欧债危机致使英国经济元气大伤的外在因素。但总的来说,文莱引资逐年降低从侧面反映出文莱经济结构所特有的局限性,即过度依赖油气资源出口和外部市场,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等。
此外,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如表2所示,在全球个国家中,除马来西亚经商环境较优越外,文莱、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营商环境均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与文莱经济的高度发达状况不相适应。
2.作为域内唯一发达经济体,协调域内经济共同发展困难重重
文莱向来以“和平之邦”著称,经济富庶,但增长区内的其他3国都是远离国家首都、经济较落后的偏远地区参与增长区建设,特别是菲律宾的棉兰老岛向来是恐怖分子活动较为活跃之地,而印尼由于海岸线辽阔,加里曼丹、苏拉威西等岛屿分布过于分散,这就为域内国家集中起来发展增长区经济带来诸多困难,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发达程度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作为域内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牵头国,文莱可谓任重而道远。
三、促进文莱在东盟东部增长区中发挥更积极作用的策略选择
1.贯彻落实“宏愿”,发展多元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贯彻落实“宏愿”,以油气资源出口为依托,加大上下游产业链的开发,提升本国油气产业发展优势。同时,提高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动力引擎作用,重点扶持清真产业、信息通信、软件服务、旅游业等重点关键产业发展壮大,使之逐步成为文莱新的经济增长点,吸引外资投入力度,逐渐摆脱经济发展对油气资源的严重依赖,实现经济健康稳定增长。
2.积极参与东盟东部增长区基础设施建设
文莱作为区域内唯一全境参与的发达经济体,依靠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拥有巨额外汇收入,国民富庶。因此,在加强域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上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要进一步加快泛婆罗洲公路网、西加里曼丹经济走廊(WBEC)和大苏禄省-苏拉威西经济走廊(GSSC)等项目的建设进程,加大对贫困地区电力及通讯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域内各国的互联互通水平。
3.提高本土居民就业率,积极培育人力资本
文莱人口较少,劳动力短缺,且普遍愿意供职于政府及国家事业部门,各类技术型人才短缺,难以适应多元化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本国教育投入,增加教育培训基金,改善文莱籍公民的就业观,提升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本地人的就业率;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放宽外籍劳工工作准证制度,简化引进流程,不仅要积极引进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新技术人才,还要改善来自印尼、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外来劳工的福利待遇,缩小与本土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享有权利的差距,增强外籍员工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使文莱发展成为东盟东部增长区的“智囊中心”。
参考文献
[1]东盟东部增长区简况: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太原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xingxinga.com/dwmj/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