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

挖地道翻围栏偷钥匙hellip


猩猩能有多聪明?

如果你看过“猩球崛起”系列影片,应该会记得结尾那场猿族胜利大逃亡。虽然相比之前初步社会的建立和冷兵器、步枪的出现,这一次精心准备的越狱,似乎算不得什么令人惊讶的事情。

但是,如果我作为猩猩研究者告诉你,这些越狱场景不是电影的凭空发明,而是在现实中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呢?

电影的“猿力”固然因为剧情设定而大大强化了,但是现实中猿的智力其实也远超大部分人的想象。我有幸在非洲的大猿庇护所工作了近十年,亲眼见识了猿力觉醒的厉害;在目睹了黑猩猩和倭猩猩们漂亮地完成许多实验之后,最印象深刻的还是——看他们如何逃跑。

他们为什么逃跑?

首先需要强调,这些非洲庇护所里的猩猩逃跑,绝不是因为他们在这里过得不开心。相反,这些庇护所里他们吃得饱睡得香,有同类的相伴,也有专业兽医的呵护。有些庇护所甚至还有整片热带雨林供他们玩耍。逃出来的猩猩在外面转悠够了,往往就自己跳回去了。

这些庇护所不同于一般的动物园,更不同于《猩球崛起1》里出现的那个极度恶劣的宠物收养所;它们实际上是猩猩孤儿院。对野味的需求导致了许多野生猩猩被偷猎者残忍杀死。留下的猩猩幼儿无依无靠,就流入黑市被当作宠物出售。运气好的小猩猩被解救到这些庇护所,都饱经折磨——丧母、疾病、饥渴、颠簸、肉体和精神上的虐待。在这样的状态下,它们无法在野外自己生存,庇护所为它们提供了恢复的可能。

逃出来的黑猩猩,转悠了一圈,自己回到园舍的入口等着饲养员放他回去。图片由作者提供

左上:刚被救回来病情严重的小猩猩;左下:孤儿小猩猩结伴跟着她们的饲养员;右上:生病小倭猩猩的加餐;右中:倭猩猩带队的老鹰捉小鸡;右下:猩猩园舍里有大片的原始森林,你能看出来猩猩在哪里么。图片由作者提供

但是这些庇护所大多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硬件。庇护所长期以来都在超负荷工作,何况随着非法野味和宠物贸易越发猖獗,被救回来的各种猩猩也越来越多。猩猩庇护所基本靠捐款来维持,也就能负担起猩猩日常的饮食医疗和饲养员的工资福利。加上庇护所大多处于基础设施落后的地区,维护和扩建园舍的成本是难以想象的。例如这些地方供电不稳,经常随机停电,围栏上电网就形同虚设,庇护所往往依靠最原始的办法——让饲养员蹲守在围栏的各个角落。

(什么,你说为什么不用备用发电机?一来那种自动切换到发电机的系统多半买不起;二来手动切换的发电机未必能给多个笼舍同时供电;三来发电耗油的成本也相当高。而且就算不差钱也未必有效:我就见过连场大雨导致的长期停电,把庇护所存起来备用的燃油都耗尽了,然后你还买不到更多的油——因为进出庇护所有一条必经之路,路上有座桥,桥也被大雨冲走了……)

饲养员蹲守在围栏旁监督,顺便洗洗衣服。图片由作者提供

于是,这就让那些精通猿力的捣蛋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他们清楚围栏外的世界藏着各种好东西。好吃的自不用说,存放蔬果的储藏室和人类用的厨房是他们不会放过的。特别鸡贼的猩猩,还会顺走一些饲养员平时常用的工具——那些平时一直想偷但没机会偷到的东西。

上:小倭猩猩逃出来之后径直朝山上的厨房走去;中:可惜他在厨房门前遇到了“顽强”的抵抗——一只猫;下:悄悄的顺走了扫帚。图片由作者提供

淘气的小猩猩,通常都只是跑出来到处乱窜,碰见什么都翻一翻。在他们眼中,人类的物品无论什么都是特别新鲜的玩具。而且他们似乎很享受被气急败坏的饲养员追赶的过程。

左上:小倭猩猩顺走了放在小卖部门前的游客留言册;左下:然后跳到了研究者住处的窗上;右:小倭猩猩翻垃圾桶。图片由作者提供

还有单纯就是为了炫技的。逃出来之后哪儿也不去,就静静地坐在围栏外看着还在里面的同伴……

这只黑猩猩逃出来之后就坐在园舍的屋顶看着围栏里面的同伴。

KaraWalker

对于我们研究者而言,数据比什么都重要。万一被他们闯进了我们的工作间,顺走个移动硬盘什么的可就欲哭无泪了……所以我们在庇护所的时候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听到敲门声,先确定门外的是不是人……

小黑猩猩试图扒开门上的木板挤进来我们的工作间。

ChristopherKrupenye

如何逃跑?

之所以说逃跑是猿力的绝佳例子,原因之一是他们方式的多样。智力,或者心理学里称之为认知,其实就是灵活运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关键点是,无须通过反复的奖励/惩罚就能把不熟悉的问题给解决了,而且解决办法还可能有不止一个。以下就是他们五花八门的逃跑方式:

挖地道

这是一个特别适合初学者的入门招式,找个泥土松软的角落,顺着往下挖就好了。技术难度不高,还可以你挖完了我接着挖。缺点则是太容易暴露了。

挖了一半的地道和被逮个正着的捣蛋分子。图片由作者提供

不过要是恰好选中了一个隐蔽的角落,真可谓神不知鬼不觉。

有一天傍晚,庇护所已经对外关门了,我一个人坐在小卖部前歇着。突然间,猩猩的叫声在耳边响起,眼前冒出来一只,两只,三只……整整一群猩猩逃出来了!他们直取小卖部,瞬间洗劫一空。带头的猩猩,嘴里塞着一个苹果;一手拎着两瓶芬达,腋窝下夹着第三瓶,上臂还套着一个不知道哪儿捡来的橡皮发带;而另一只手拖着一张塑料椅子,臂上挂着自己一岁不到的儿子,施施然地往庇护所的湖边走去。湖的对岸,是另一个群的猩猩,逃不出来,只能站在湖边干瞪眼……

带头倭猩猩平时带娃的照片。图片由作者提供

这群出逃的猩猩里有一只特别爱挖坑的,早就是重点监视对象。饲养员以为把所有坑都填了,终究还是百密一疏。但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只猩猩根本没有逃出来!他的同伴在大闹小卖部,而他则被饲养员发现孤零零的守在洞口——怂了。

一个没有逃跑的倭猩猩。图片由作者提供

翻围栏

翻围栏首要解决的是电网。一些猩猩发现了干的木头不导电,所以他们会收集又长又粗的枝条用来撬电线。但是他们能找到的枝条一般都不足以造成什么破坏,因为饲养员会在打扫的时候把粗的收走。所以,你总能在围栏边上找到许多被猩猩遗弃的“作案工具”。

上:用枝条撬电线;下:被遗弃的作案工具。图片由作者提供

但是,你以为这就能阻挡猿力高超的猩猩?有些庇护所会在园舍里用木材搭建几个供猩猩们攀爬玩耍的“亭子”。第一次去庇护所的时候,我发现总有那么几只猩猩特别喜欢在亭子上呆着,仔细研究每一根木材。直到有一天,当我看到其中一只猩猩把一整根木头给拆了出来拖到围栏边上,笨拙地把它竖起来准备架在围栏上的时候,我恍然大悟——在逃跑高手的眼里,每一根木材都是一把云梯!

攀爬玩耍的木亭子以及亭子上的黑猩猩。图片由作者提供

此外,你还会发现有的猩猩喜欢安静地坐在围栏边上,啥也不干。但你耐心看一会儿,你会发现他们不时用手背迅速的碰一下电线。因为庇护所经常停电!只要让他们发现停电了,还有什么能阻止他们爬出来呢?

停电之后,最后一道防线就是饲养员的利诱了。图片由作者提供

换用光滑的水泥墙,他们就爬不出来了么?太天真了。他们还会叠罗汉!

你猜猜被踩着的那位是高等级还是低等级的?

AlexandraG.Rosati

不过,我猜他们不是彼此事前商量好这么干的。因为总是高等级的猩猩把低等级的拉到墙边,然后毫不客气地踩上去了……

开锁

我们每天开始研究的第一件事是检查每个锁是否锁上。庇护所的猩猩都清楚——锁是自己面前这扇门能不能开的关键。所以他们总是反复检查哪个锁饲养员忘记锁了,特别是长锈的旧锁,经常看似关上了实际却没有。

当然了,庇护所里的门基本都有两个以上的锁,重要的关口甚至用双重门设计。但这不妨碍猩猩们对锁的痴迷。因为只要发现了一个没合上的挂锁,哪怕逃不出来,他们也会成功偷到一个宝贝——不光会让自己瞬间成为同伴的焦点,而且饲养员一定会用重礼换回去。

上:正在检查锁被我撞破的猩猩;下:伸向无辜小锁的魔爪。图片由作者提供

万幸的是,貌似还没有谁搞明白了钥匙和锁的关系。有些猩猩知道钥匙是饲养员另一个特别宝贝的东西,所以会千方百计地偷(用枝条够饲养员挂在腰间的钥匙串!)有些更是知道“开锁需要往锁孔里塞些什么东西”。饲养员千方百计拿回被偷走的锁之后,常常发现锁孔里塞满了各种你想象得出的,想象不出的,以及想象得出但不愿意去想的东西。最厉害的一次,偷锁的猩猩不知道从哪儿又搞来一把遗失多时的钥匙,可惜那钥匙不是开这把锁的。要知道猩猩的力气是人类的五倍以上,所以饲养员最后要回来的是一个锁以及插在锁孔里的半截钥匙……

人类的终极大招

上述的事例大都发生在多年以前。现在逃跑几乎不再发生了,一般的游客也可以放心游览这些庇护所。不光因为这些地方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备(比如修建双层围栏),也是由于工作人员找到一个更省心的办法——把猩猩放到小岛上。

这些小岛一般都无人居住,被热带雨林覆盖,有充足的空间供大群的猩猩活动,甚至有野生果树供猩猩觅食。饲养员只需要每天划船过来投喂食物,偶尔登岸做做健康检查。和人类不一样,猩猩的身体结构使得他们非常适合在水里往下沉……所以水是已知最有效屏障!

至少愚蠢的人类是这么认为的……

Sunday趁人不注意跳上了一艘船,船漂出去后不久被追上了,只能灰溜溜的被拖回去。

VanessaWoods

起码……他们还不会伐木做船嘛!

在相互交锋之中

觉醒的猿力

猿力之所以能在逃跑的时候展露无疑,是因为这是一个和人类相互竞争的场景,而竞争正是最利于激发出猿力的。

研究智力是如何演化的科学家,把智力分成两大类:和物理环境打交道的“生态智力”(ecologicalintelligence),以及和他人打交道的“社会智力”(socialintelligence)。科学家们重点关心的是后者——虽然物理环境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渴了想喝水),但是社交场景里遇到的问题要复杂得多(比如渴了想喝喜茶)。社交智力的复杂程度随着他人数目的增加而呈指数级增加,所以它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重点。

其中最受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xingxinga.com/dwmj/980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