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15日上午8:30,(第二期)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培训班(混合教学方式)正式开班啦!
继9月8日的第一批84位学员之后,此次培训班又有83位第二批学员从自全国各地赶来清华,踏入积极心理学的学习当中。
9月16日上午,彭老师为大家讲述了为什么要学习积极心理学。彭老师旁征博引,用古今中外的事实证据阐明了“正心”是人类发展的基本趋势。彭老师重新解读了人类的进化,阐述了人类进化选择的是人类积极的天性。彭老师进一步提出了对正心“知行合一”的五个实践要点:笑、动、说、悟、观,具体包括迪香式的微笑、运动、禅思与瑜伽和幸福感、积极沟通、福流,用慧眼禅心发现周围美妙的世界。
9月15日上午,樊老师为大家系统讲解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以及《积极团体辅导》的原理与方法,包括: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的功能与特色,团体心理辅导及其有效性因素,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的实践与效果等等。樊老师以自己37岁才转行研究心理学的经历,鼓励学员们发挥自己的性格优势,看准方向、认定价值,为提升人们幸福感和促进积极心理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
下午,樊老师带领大家亲身体验了《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的魅力。在樊老师的带领下,学员们以小组的方式,首先体验了形式多样的破冰活动,帮助学员们短时间内和小组成员建立信任和深链接。然后,樊老师的《性格优势》团体辅导项目,让大家从纵向和横向的角度思考自身优势的来源的同时,也学习和尊重他人不同的优势。整个下午,学员们在团队中从互不相识到交心信任,不断挖掘和认可自己的优势,也在真诚专注的分享中互相聆听、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以实践体会了积极团体辅导的神奇力量,学员间也收获了宝贵的友谊。
下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赵昱鲲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积极心理学简介》。在彭老师讲述“Why”的基础上,赵老师继续为大家讲述了积极心理学的“What”和“How”。
赵老师首先介绍了“负面偏差”,通过“看不见的大猩猩”实验向大家介绍了人类大脑能的信息处理机制,并指出负面偏差会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解读。然后,在赵老师的带领和示范下,学员们参加了《积极自我介绍》活动,讲述了自己的最佳时刻,加强了自信,也收获了和组员们更深的积极关系。
赵老师倡导大家运用积极心理学中的“每日三件好事”来抵抗这种偏差,帮助我们达到平衡,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最后,赵老师为大家讲解了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背景、以及积极心理学“是什么”和“不是什么”,具体包括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匮乏心态和成长心态、受控动机和自主动机,并为接下来16周的网络课程预热,介绍了学习积极心理学的关键——“不仅要学,更重要的是行”。
2天面授课程结束之际,也是16周的网络课程的开始之时。积极心理学的学习才真正开始,希望学员们能够带着课堂中的热情,带着团队中的支持,带着老师们的教导,在未来的网络课程和日常生活中去坚持和应用,获得更大的提升和感悟。
MOOC学习开始啦!
如果你还没来得及报名我们本次的混合培训班,没关系,福利来啦!现中心开始统计大家下期混合班的面授倾向时间,中心会综合考虑大家的时间意向,说不定下期面授时间就是你心中所想哦!
填写下期混合培训班意向调查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xingxinga.com/dwms/10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