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03
每周佳片
《风之谷》風の谷のナウシカ
别名:风之谷的娜乌西卡
类型:动画/家庭/奇幻/冒险
导演:宫崎骏
制片人:吉卜力工作室
上映时间:年
色彩是沉默的语言,在绘画、摄影以及电影作品中,色彩对事物、故事甚至是作者的创作情感都有很强的表现力。色彩似乎与生俱来这么一种力量,成为参与造型,塑造性格,渲染情绪的有力手段。-
色彩的运用可谓是宫崎骏电影对其深刻的主题思想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最为直观的表述。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色彩的运用通常十分明亮鲜艳,每一种色彩都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色彩在电影中的表现不是一种简单的涂抹,他注入了作者的人文思想,使得宫崎骏电影不同于其它动画电影一味追求娱乐性而忽略了对精神层面上的表达。-
宫崎骏所描绘的每一个故事当中都包含着些许矛盾,而这些矛盾的表现除了人物的性格和其所属的阵营或者说所代表的价值取向,更集中的表现在对色彩的运用上。
人与自然的矛盾是宫崎骏电影经常会涉及的主题,颜色成为宫崎骏制造矛盾和调和矛盾最有力的体现。-
宫崎骏作品中不乏清晰的色调对比。暖冷色调之中具有最强的对比力度的两个颜色是红与蓝。电影中红色的出现常伴随着火灾、战争、流血和死亡,它又给人以痛苦、愤怒、紧张感,因此被看着是危险、灾害、暴力、愤怒、恐怖的象征。而与之相对的蓝色,给人最强烈的感觉就是宁静,象征着很多美好的事物。在宫崎骏的《风之谷》中,故事的矛盾的发生、发展都运用了红色来表述。红色首先代表着愤怒。当代表自然的森林守护者王虫被激怒时,眼睛像燃烧的红宝石一样时,充满愤怒的红光,而其后的天空背景色也似乎被这些点点红光照耀得发紫、发黑,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红色还代表着战火。火造就了人类的文明,也成为人类发动战争最有利的武器。人类运用火与自然抗争,来扩张自己的文明。在影片中,贝吉特人想利用曾将人类文明付之一炬的最终兵器“巨神兵”来烧毁“腐海”,重新创造人类文明。但随着“巨神兵”的自毁也预示着人类想通过武力来征服自然是行不通的。
《风之谷》中“腐海”这个意象,宫崎骏运用深蓝色来表现。“腐海”是遭受人类工业文明污染和破坏的自然产物,表面上看“腐海”似乎充满着致命的毒气,而这一切是人类遗留下的问题,却被无情的强加上自然的报复的标签。
殊不知自然是宽容的,在“腐海”看似腐败的面目下,自然以其特有的宽容,净化着人类的罪恶,孕育着人类未来的希望。而人类企图再一次运用火来焚烧自己的罪证,反而烧毁了人类仅存的一点希望,红色在这里表现了矛盾的激化。-
如何唤起人类的良知,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宫崎骏大师给了一抹象征和平、归于宁静的蓝色。集中体现在身着蓝衣的娜乌西卡这个人物身上。正如影片中老人向娜乌西卡所作的预言一样——“那个人将身着蓝衣,降临在金色的草原上,连接人类与大地间失去的联系,最终将人们引向蓝色的圣地。”
娜乌西卡这个人物名称来源于希腊史诗《奥德赛》中的派阿基亚公主的名字。宫崎骏使用娜乌西卡来命名《风之谷》中的女主角,大概是因为娜乌西卡在希腊各地向人们吟唱代表着希腊古典文化的奥德修斯的故事使希腊各地文化一脉相承的形象与宫崎骏心中描绘的形象颇为相似吧。
影片最后部分,当娜乌西卡身上的红衣被小王虫的体液染蓝的那一刻,人类与自然心灵沟通者的身份被赋予娜乌西卡身上。娜乌西卡用她柔弱的身躯阻挡愤怒的虫群,使风之谷和村民得以保全。当娜乌西卡在虫群的触须中复活时,金黄色的光包围着娜乌西卡,宛如提香油画中圣灵。故事开头的预言应验了,王虫眼中象征怒火的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平和的蓝,一切归于平静。就像预言所说的那样,娜乌西卡拯救了人们,最终将人们引向蓝色的圣地。而这蓝色象征着和谐、共存、包容、平等,表明人类最终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其它物种平等相待。
这是智者宫崎骏所编织的一个梦,以其特有的洞察力审视着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警示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应以不损害自然的存在为前提,朝着那个蓝色的梦前行。
END
配图来自网络,文章均为作者原创,欢迎分享至朋友圈,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个有趣的人
每周一篇文字
用一首歌、一部电影
一次感悟、一份计划
改变自己、温暖他人-
赞赏
长按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咨询北京中科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xingxinga.com/dwms/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