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

杭州动物园黑猩猩家族的隐秘八卦长臂猿家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金洁珺通讯员顾江萍

要问朱岩小时候的人生理想,他大概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灵长类动物饲养大师。

“我小时候家里没有养过小猫小狗,年看到杭州动物园在招人,我就想这个地方环境好,我家当时住南山路上,离家也近,就来了。”这一来,朱岩也没想到这个工作能让他一定30年,要知道在来动物园之前,他可是换了3、4份工作。

“除了长颈鹿、大象没养过,动物园里的动物几乎我都养过,其中和灵长类动物打交道的时间最久。”从一开始的猕猴,到后来的长臂猿、金丝猴、山魈、黑叶猴,朱岩和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动物打了不少交道。

交道多了,相应地,门道多了,故事也就多了。

●朱岩和长臂猿“命大”的故事

朱岩的工作里,有个非常态却紧要的工作,叫人工育幼。

人工抚育动物幼崽,和奶娃娃一样,都是一门学问,还是一门格外需要耐性和技术的学问。

杭州动物园里有只长臂猿,名叫“命大”,取这个名字,就因为它可是朱岩他们在它刚出生不久从鬼门关前抢回来的。

“命大是个弃崽,它算是它妈妈的头胎,没经验,所以就被弃了。”这段听起来轻描淡写,可是“命大”当年被妈妈弃崽到什么程度呢?

因为新出生的长臂猿要依附着妈妈生活,所以会紧紧抱着妈妈的大腿和身体,“‘命大’特别可怜,它妈妈那时候为了甩掉它,对它是真摔!真甩!我们在旁边看着,真的是很着急。”朱岩他们趁着“命大”妈妈不留意,把“命大”抢出来的。

“‘命大’出生在冬天,年12月,天冷,当时‘命大’的身体也特别凉,呼吸也都快没了,已经没有正常体温了。我们就赶紧把它抱到温水里,帮它体温回升。”朱岩发现水温稍降一点,就赶紧让人把热水倒进去,一点点地将“命大”的体温捂了回来。这就是朱岩作为老师傅的经验了。

抢回了体温,下面的难关是喂食。“先是滴管,一点点喂,然后是奶嘴,让它适应,这个适应也是很难的,毕竟人造奶嘴和长臂猿母奶是不一样的。”

每次喂食,都要小心,不能一次太多,所以要少量多餐,意味着要费时间、费功夫。哪怕“命大”适应了人造奶嘴,朱岩的心也不能完全放下。“长臂猿的婴幼期比其它灵长类动物要长,大概要照顾半年的时间,这半年里都要特别留心它的身体,有时候天冷,我们还要去看下状态,要不要再加点粮食。”

过了婴幼儿时期,朱岩的责任就没了吗?当然不是,看着“命大”长大,朱岩又要担心它合不合群的问题,“从小被保育员喂养大的长臂猿,是很难融回原来的长臂猿群体的。长臂猿是群居动物,‘命大’单独生活会不利于它身心发展。”为了让“命大”不粘着自己,朱岩有时候会特意避开“命大”,不让“命大”见着自己。

“其实我躲着‘命大’,还有个原因,它太热情了,我有时候进去查看笼舍情况,它看见我,就会来找我玩,有时候一下从笼舍上跳过来,到我头上作乱,哎呀,它现在不是小宝宝了,玩起来下手没轻重,说实话,我是有点吃不消。”

●朱岩和黑白疣猴的故事

言谈间,你会发现朱岩更像是园子里灵长类动物的校长,每次园子里来了“新生”,他都会格外关照。

“命大”是自家产的,算一类;外来的新人,则是另一类。

前段时间,朱岩去南京接了一只黑白疣猴,2岁大的母猴,这段时间朱岩没事也要去看看它。

“它打南京那边的动物园来,我去接它的时候,发现它们那边的保温室温度比较高,但是我们这边的保温室温度相对低一点,这不天气冷了,我要看它能不能适应。”黑白疣猴是怕冷的,杭州动物园的黑白疣猴保暖措施是经过长期观察饲养、结合杭州本地情况摸索出来的,朱岩对这只初来乍到的母猴难免有点担心。

“还有,就是看它会不会受欺负。”灵长类动物世界里的欺软怕硬也是出了名的,体格就是等级,很原始的阶层排序,而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抢食。“所以每次有新来的,我也要观察一下,看看它能不能抢到吃的,如果抢不到,再撒精饲料的时候,我就会让保育员少撒点。”

这又是为什么?

朱岩说倒不是让大家都挨饿的意思,“现在这个天,少些精饲料不影响。”而且万一抢食抢得太多、吃太多,就麻烦了。黑白疣猴稍微吃多点,肠胃就要出问题的。

朱岩和灵长类动物的故事可多了,我们随便聊了两个,你是不是发现灵长类动物的世界和我们的想象不一样?

本周日(11月18日)上午9点半,他在杭州动物园科普馆有个讲座,分享自己30年来和灵长类动物的相处故事,杭州动物园黑猩猩家族的隐秘八卦、长臂猿家族的爱恨情仇、金丝猴的破坏力有多强,都可以知道。

想听的话,快拨打杭州动物园科普馆的报名热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xingxinga.com/dwnj/1139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