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

深度长文人类为什么会把尾巴和体毛进化掉


白癜风治疗微信群 http://www.cgia.cn/news/chuangyi/1647706.html

简单讲,体毛消失的原因在于四个字:自然选择,当然也包括部分性选择。有人会说尾巴的消失与直立行走有关,其实在人类远没有进化出来时,比如说猿类的尾巴就已经消失了。

让我们先分析一下人类的体毛为什么会消失。

其实严格来讲,人类体毛并没有消失,而是蜕变为了汗毛,远没有动物的体毛那么浓密,为什么会蜕变为汗毛呢?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人类最早起源于东部非洲大草原,位于赤道附近,那里常年接受太阳暴晒,气候干燥炎热。在这种气候条件下,草原上的动物,比如说狮子,猎豹,羚羊等都有大量体毛,同时缺少汗腺。如果在烈日炎炎下长时间奔跑,很快就会中暑晕厥。所以,别看那些动物跑得很快,但也只是短跑健将,长时间奔跑甚至无法与人类相比。

而相比之下,人类拥有发达的汗腺,很少的体毛,这就让早期人类在狩猎过程拥有巨大优势,因为发达的汗腺和更少的体毛可以保证更好的散热,让早期人类拥有超强的奔跑耐力。

即便是现代非洲的部分原始部落,在捕猎时也充分利用到了动物不停地奔跑会中暑这个特点,在捕猎时并不会急于用弓箭长矛等试图击中猎物,因为动物往往都是很警觉的,如果人类急于用武器,猎物很容易逃到射程范围之外。

更有效的方法是“围而不猎”,猎人们会在不同方向上不停地驱赶猎物,一旦猎物停下来就继续驱赶,让猎物不停地在烈日炎炎下惊慌失措的奔跑,没有任何休息时间。如此一来,猎物很快就会因持续奔跑导致体温过高,然后中暑倒下。这时候猎人就可以很从容地对猎物致命一击,更加轻松地捕获猎物。

有人可能会提出质疑:非洲气候炎热干燥,体毛多了是劣势。但是在温带尤其是寒带,体毛多了不应该更有优势吗?

人类祖先走出非洲之后,开始向其他大洲不断扩散,开启了大规模的迁徙。其实人类迁徙的原因并不复杂,就是为了更好地生存,说白了就是为了获取食物。即便是对于数量庞大的一群人,如果能捕获一群野牛,也足以保证这群人接下来几个月的食物了,所以这也是人类为什么愿意穿越无边的草原甚至冰原,来到欧洲,亚洲,甚至美洲。

确实,对于温带尤其是寒带的人们来讲,没有体毛并不利于保持体温。不过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随着脑容量激增,直立行走,逐渐学会了使用火来取暖,还可以制造出简单的兽皮衣服用来保暖。同时,人类也不再居无定所,而是会长期居住在山洞,自己搭建的简易帐篷里。

在各种保暖措施下,人类缺乏体毛来保暖的劣势几乎不会对人类生存有任何影响,自然也不需要进化出体毛来保暖。

之所以现代人类会感到困惑,会误认为“体毛多就是优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很多人并不知道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与如今有很多不同。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人类体毛并不能无限生长,但是我们头部的毛发,比如说头发和男性胡须为什么可以无限生长呢?

头部确实是人类体毛最密集的地方,我们其他地方的毛发基本上都退化了,成为汗毛,并不能无限生长,但是唯独头发和胡须,如果任其生长,几乎可以无限生长下去。

最关键的一点是,人类的头发胡须在生长的时既消耗能量,也很不方便。那么人类为什么要残留下这种看起来不适用的东西呢?

用进化论的自然选择很难去解释,唯一可能的原因就是:性选择。

其实,性选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比如说我们经常说的“待我长发及腰”,其实就是性选择的一种,表明人们更喜欢长发的女孩,这样的女孩更受青睐,也更容易找到男朋友。

据科学研究发现,人类祖先极有可能也是有各种发型的人,考古方面的证据也支持这样的假设。古人类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发型设计,通过打理自己的头发,获得性选择上的优势。

其实不仅仅在人类社会,性选择在动物世界也很常见。

比如说很多人都见过的雄性孔雀开屏,其实的开屏并不利于雄孔雀的生存,但由于更受雌孔雀的青睐,所以,雄孔雀会朝着美丽的尾巴进化。这表明性选择很多时候会违背自然选择,对于一个物种来讲,繁衍后代甚至会优于生存本身。

公鸡的颜色通常也是五颜六色的,其实这并不利于公鸡隐藏自己,但架不住母鸡喜欢。

还有炎热的夏天,雄知了会不知疲倦地喊叫,这更容易暴露自己的位置,但不这样做,就没有与雌性知了交配的机会。

自然界有太多这种性选择的例子存在,性选择的力量也帮助很多物种进化出了丰富多彩,怪异,甚至华而不实的功能和外观。其实,按照自然选择,很多功能和外观本应该被淘汰,但为了更好地繁衍后代,很多物种不得不这么做。

再回到我们人类,刚才说了,因为性选择,人类男性有胡须,那么为什么女性没有胡须呢?

道理其实大家都懂得,因为女性长了胡须,即便是再好的身材和脸蛋,再好的发型皮肤,也都会因为胡须的存在而黯然失色,没有哪个男性接受拥有胡须的女性。

什么?留有胡须的女性就是女汉子?你就喜欢这样的女性?

不排除真有这样的人,那只能说你的审美标准完全退化到了百万年前的原始人类社会了,口味太重。

说完了胡须,再来看看人类的尾巴,尾巴为什么会消失?

尾巴消失是因为直立行走吗?看起来似乎合乎情理,但从进化角度来讲,并不成立。

因为在人类出现之前,很多灵长类物种的尾巴早就消失了,比如说万年前的猿类就没有了尾巴。因此,更严谨来讲,“人类为什么把尾巴进化掉了”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人类的祖先,猿类本来就没有尾巴。

那么,猿类为什么会把尾巴进化掉呢?

在灵长类物种的漫长进化当中,猿与猴是在大约万年前分道扬镳的,但是人类的祖先直到大约万年前才出现。

绝大多数猴类都有尾巴,但是猿类是没有尾巴的,无论是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都没有尾巴。因此,猿与猴很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看有没有尾巴。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早在最早的猿类直立行走之前,尾巴就消失了,那么猿类的尾巴为什么会消失呢?

虽然猴子与猩猩看起来外形比较像,其实两者的运动方式有很大不同,猿类主要依靠摇摆运动,而猴类依靠跳跃,可以从一棵树上轻松跳跃到另一棵树上。

猴子的运动是奔跑跳跃型的,在不同的树枝上来回跳跃,用尾巴保持平衡。而猿类主要是依靠摇摆来运动的,抓住一根树枝然后摇摆到其他树枝。

对比之下,猴子在树上显得更灵活,而猿类更笨拙,主要原因可能是猿类的体型相对猴子还是太大了,虽然四肢力量更强壮,但由于体重太大,根本就无法在树枝之间来回跳跃,树枝也承受不了猿类跳跃产生的巨大冲击力。

即便树枝能承受,猿类也无法承受跳跃对自身的冲击力,因为就会用相对温和的摇摆运动,依靠强壮的四肢来捕杀猎物,比如灵活的猴子也会成为猿类的猎物。

既然猿类根本用不着跳跃,那么用来平衡的尾巴就没有多大作用了,没有尾巴的猿类显然比有尾巴的猿类更具生存优势,毕竟尾巴的存在也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而自然界的能量对于动物界来讲是相当匮乏的,能充分利用能量的物种存活的机会就更大。

还有一个问题,人类为什么还保留了腋毛呢?

看起来没有用的腋毛,其实在繁殖过程中还是有用的,腋毛有利于性信息素的持续传播。这对于人类祖先是相当重要的,只不过由于后来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穿上了衣服,尤其是使用了香水之后,腋毛变得越来越没用了。

除了腋毛之外,其实人体还有不少无用的器官和组织,比如说盲肠,为什么会这样?

从进化的角度来讲,没有用并不代表一定会废退,因为进化原本就没有目的,也就是说进化是没有方向的,只是大自然的选择是有目的和方向的。进化从来都会刻意废掉什么东西,只要不影响物种的生存,看起来再多余的东西都可能会保留下来。

举个例子,人类婴儿都具有掌抓握反射,其实这种反射是几百万年前灵长类物种长期进化的结果,是灵长类婴儿为了更好抓住妈妈不掉下来的本能,而这种本能在猿类直立行走之后其实就没多大用途了,但一直保留到今天。

还有,人类胚胎的整个发育过程,都残留了千万年来的生物特征,比如说人脑中脑干,小脑里数量庞大的远古神经系统,这些都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当然,人体残留下来的无用或者拙劣的组织器官还有很多,相比之下,盲肠只是小儿科,但所有这些组织都不影响人类生存。

当然,以目前人类几千年的短暂进化史,也根本不足以淘汰什么组织器官。而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的进步越来越不依赖基因,而更多的依赖教育,所谓的优胜劣汰不再是人类基因进化的基石,优秀的基因并不一定得到延续,后天的教育和学习更能延续自身的基因,这也是人类与动物界的一个很大不同。

当然,随着人类科学不断发展,尤其是基因工程的快速发展,或许未来某天人类能彻底参透人类基因组,实现对人类基因的任何编辑。到了那一天,优秀基因很可能成为抢手货,甚至会成为“私人财产”那样,成为谁都不能剥夺的个人权利,这种背景下会衍生出新的伦理道德标准。

完!

#优质作者榜#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xingxinga.com/dwmj/1257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