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滚到年,毫无停歇的军备竞赛不断令手机的购买成本降低,现在即便是中低端的入门级产品,都已经能满足大多数用户的日常需求。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品牌会放弃对高端市场的觊觎,以国产手机为代表的第二梯队正在不断以更尖端的技术以及不断刷新的售价,冲击着三星和苹果领先的旗舰级市场。
因此作为守擂方,三星和苹果没有松懈的借口,每一年它们也只能以最好的产品来回应对手们的挑战。
但去年三星和苹果的表现无疑是令人有些失望的,后者的iPhoneXS系列史无前例地刷新了系列的售价,但并没有给出与售价相符的创新力度;而三星的GalaxyS9系列以及GalaxyNote9虽然提供了更出色的拍摄以及性能表现,可过于类似的设计和固定的硬件升级模式,多少让人产生了疲态。
今年,三星带来了GalaxyS10系列,作为系列的第十位当家花旦,它提供了全新的设计语言,提供了最高的硬件平台,并创新式地引入了全新的DynamicAMOLED显示屏——这是一次跨越式的升级,也是GalaxyS系列扫走阴霾后,获得了最多市场肯定的新品。
在上海申报馆旧址,一场小规模的GalaxyS10媒体品鉴会得以举行,许多同行如约见到了这部年度Android旗舰的真面目,并体验到它的口碑并非浪得虚名。
不过我似乎要比其他人幸运得多,因为早在S10海外发布会开始前,我就已经计划要将它购入囊中。早在品鉴会开始之前,手中这台皓月白的GalaxyS10+就已经正式服役。
一些可见的变化,是纸面参数没有告诉你的,但我决定在正式评测发布之前,在这篇文章里与你分享。
轻、很轻、出人意料的轻
不同于GalaxyNote对于大屏和手写笔的追求,GalaxyS系列一直都在大众市场寻找精准的定位,然而随着市场对于大屏幕的热切期盼,从GalaxyS8+开始,两个系列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
GalaxyS10+提供了一块6.4英寸显示屏,虽然屏幕尺寸比上一代GalaxyS9+更大一些,但得益于全新的InfinityO方案的DynamicAMOLED进一步压缩了四周的边框,因此GalaxyS10+的机身其实要稍稍小于上一代。
然而尺寸的缩小并不是这台手机最令人讶异的地方,毕竟在年我们就已经见识过了诸如vivoNEX一类的真全面屏手机,GalaxyS10+的屏占比很难形成优势。
真正让人感到惊讶的在于机身重量,作为一台配备了大尺寸屏幕的设备,GalaxyS10+实在是太轻了,仅仅克的重量远小于同尺寸的竞品。
要知道5.8英寸的iPhoneX都有克,而上一代的GalaxyS9+和Note9更是达到了克和01克,GalaxyS10+本身具有一种与机身尺寸不相符的轻量感。
当然这并不是牺牲机身材质和强度所带来的结果,事实上这一代三星全面调整了机身内部的结构设计,比如采用了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池,采用了更轻量化的康宁大猩猩五代玻璃面板,并且进一步提高了L型主板的集成度。
从而在加大屏幕尺寸的基础上,带来了更低的机身重量。
铝合金抛光的边框依旧与前后面板有着自然的过渡,在手感上显得圆润,加上轻便的重量,无论是持握还是将它塞在口袋里都不显得累赘。
当然了,作为一台6.4英寸屏幕的设备,GalaxyS10+并不能提供很好的单手操作体验,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大拇指也只能覆盖到屏幕一半的面积,因此想要快速输入时常需要抬起另一只手。
在外观另一个比较值得一说的部分在于机身的色彩,GalaxyS10+提供有绿色、白色、黑色以及陶瓷黑白等五种配色。
其中名为皓月白的白色其实并不是纯正意义上的白色,基于特殊的镀膜工艺,在白色的基调上它会显出淡淡的青色,并且在不同光线环境下,它会反射出类似于渐变机身的观感,显得非常特别。
DynamicAMOLED,能超越三星的果然只有三星自己
GalaxyS8开始,三星就不断刷新着AMOLED显示屏素质的记录,去年发布的GalaxyNote9成为了DisplayMate评测下的首款A+级屏幕面板,后来也只有iPhoneXSMax达到了相同的级别。
在GalaxyS10+配备了一块全新的DynamicAMOLED显示屏,是的,这块屏幕又一次超越了各位前辈,将智能手机面板的素质推向了又一个新的高度。
GalaxyS10+的屏幕分辨率达到了×,这块面板的圆角比例接近19:9,这也是InfinityDisplay概念提出后,三星在智能手机上拿出的分辨率最高的屏幕面板。
不过和GalaxyS9系列一样,可能是为了省电考虑,三星在出厂时会默认提供P模式,用户需要手动将它调至最高分辨率。
GalaxyS10+的各类指标相较前代产品有不小的提升,首先是屏幕色彩准确度指标,GalaxyS10+达到了惊人的0.4JNCD,完全超越了前代的GalaxyNote9以及iPhoneXSMax,后者的数据分别是0.5JNCD以及0.8JNCD。
这意味着在DCI-P3、sRGB以及AdobeRGB色域模式下,GalaxyS10+的色彩准确度将会是前辈们无法比拟的,DisplayMate认为它也超过了大多数民用显示器以及平板电视。
同时,GalaxyS10+再一次提升了AMOLED显示屏的最高亮度,日常nits的亮度比去年GalaxyNote9以及iPhoneXSMax高了近nits,同时强光下的鸡血模式最高亮度也从nit回归到了如今的nits,这意味着在强光下GalaxyS10+将会具备更好的可视性表现。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自动模式下,它的户外可见性是我用过所有手机中最为出色的。
挖孔屏体验究竟如何?
GalaxyS10系列相较于前代,最肉眼可见的改变并不是屏占比的提升,在上手之前你也无法感知机身重量的优势,事实上对于大多数来说,第一眼注意到的,自然GalaxyS10+屏幕右上角的摄像头开孔。
从本质来说,我并不认为挖孔是一种优于刘海的方案,它只能算是提供了另一项选择,并且依旧显得无可奈何。
毕竟,以当下的技术我们无法真正实现屏下摄像头模组的商用,这意味着真全面屏产品必须通过升降式结构的方法来提供前置摄像头的功能,但这本身会影响手机继续轻量化的目标。
因此对于想要实现机身轻量化、并提供尽可能大视野的GalaxyS10系列来说,使用遮挡范围更小的挖孔方案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GalaxyS10+的挖孔并不会对使用体验造成影响,和此前的GalaxyA8s相同,S10+的OneUI对状态栏进行了改动,原先处于屏幕右侧的状态图标全都给摄像头让了位。而在运行应用时,GalaxyS10+则会自动对状态栏区域进行调整,以确保应用的部分不会出现遮挡。
当然,用户也可以选择强制全屏,来让应用撑满整个屏幕,比如诸如Netflix之类的视频播放应用,开启后播放界面就会强制撑满整个屏幕,从而获得更大的视野。只不过在这样的状态下,就需要用户自己权衡是否能忍受前置摄像头区域的遮挡了。
另一项有关屏幕的改进则是引入了屏下指纹方案,不过三星GalaxyS10系列并没有采用主流的光电模组,而是提供了较为少见的超声波指纹模组。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其实并不需要弄清楚两者的技术差异,他们无疑会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xingxinga.com/dwms/9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