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c/140116/4328250.html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根本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百年以来,我们党与时俱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同时,也为全球发展和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百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林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众所周知,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林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上升到目前的23.04%。实际上,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带领人民群众进行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斗争的同时,已经在林业建设与管理方面开始了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明确林权归属
年《中国土地法大纲》及相关林权条文
党的官方文献中最早对林业的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土地所有权条例》里,将林地等视为天然富源,不得私有。解放战争时期,年中共中央在河北平山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再次明确大森林等归政府管理。革命年代,党在重视土地分配工作的同时,明确林权,保证山林所有权的同时将使用权、经营权和收益权交给农民,其本质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调动他们保护林业资源、发展林业生产的积极性,而新中国成立以来数次林权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延续这一政策。
建立管理机构
年梁希部长在北京东四林垦部临时办公处留影
早在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中央苏区成立后,就在人民委员会中央土地部下设山林水利局,其职责涉及山林的种植培育、保护与开垦等,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正式的林业管理机构。中央苏区所在的赣南和闽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带,山林经济发展和管理成为新政权的重要工作任务。正是基于对发展山林经济的重视,专门的林业管理机构应运而生。当时很多地方苏区政府也都纷纷建立了相应的林业管理机构,毛泽东在《长冈乡调查》中就提到长冈乡有山林委员会,负责山林的种植和保护。
抗战时期,年陕甘宁边区林务局成立,乐天宇任局长,林务局分为山林管理科、各县造林科和森林研究室,主要工作是负责起草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的相关政策文件,宣传普及林业知识。
解放战争时期,许多解放区都建有自己的林业管理机构,如北岳行政公署设有农林厅,华北人民政府设有农林部,而东北解放区在年设林务总局,管理森林资源和林业生产。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设林垦部,梁希任部长,新中国专门林业管理机构的出现,既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林业管理的继承延续,也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林业的恢复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完善法规政策
中国共产党颁布的第一个林业法规《山林保护条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山林保护条例》,这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一个全国性的林业法规。该条例根据不同的森林权属有不同的保护规定,对于破坏森林的行为也有明确的处罚条文。
抗战时期,各个革命根据地依据区域林业发展的具体情况,颁布了多种内容的林业法规政策,如陕甘宁边区有《陕甘宁边区植树造林条例》《陕甘宁边区森林保护条例》《陕甘宁边区砍伐树木暂行条例》,晋察冀边区有《晋察冀边区禁山造林办法》《晋察冀边区保护公私林木办法》,鄂豫边区有《关于增产造林的训令》《严禁砍伐森林的通令》,等等。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的林业管理和发展成为新中国林业建设的先导,彼时出台了大量的林业法规政策,如年《关于管理经营林业的决定》《东北解放区森林管理暂行条例》,年《关于木材税收问题的共同决定》《关于采伐林木注意事项》,年《东北解放区森林保护暂行条例》《东北行政委员会关于植树造林和护林运动节的决定》《东北解放区年植树造林和护林运动节实施纲要》。
新中国成立以后,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全国林业工作的指示》,明确了以普遍护林为主,有重点地开展造林,揭开了新中国林业发展的大幕。在当时林业部的领导下,出台了诸多林业法规政策,保障新中国成立初期林业事业的恢复发展。
推进植树造林
聂荣臻(前一)和八路军干部士兵在晋察冀根据地植树
党的领导人很早就
抗战期间,陕北地区森林资源相对匮乏,加上黄河流域水旱灾害频发,毛泽东等领导同志多次强调通过植树造林改变气候,改善环境。如年他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就提到要帮助老百姓制定一个植树计划,十年内把历史遗留的秃山都植上树。陕甘宁边区几乎每年都要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根据相关档案资料,年边区植树超过45万株,其中三分之二成活;年植树超过万株,其中一半左右成活。甚至抗战极为艰苦的晋察冀根据地,八路军干部士兵还在斗争的空隙,积极参加植树造林。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和华北部分地区伴随着解放,提前开始了生产建设,相关林业建设也逐步开展。如年,华北人民政府冀西沙荒造林局组织当地农民在老磁河、神道滩等沙区营造防护林,开启了新中国初期重点区域造林的序幕。
发展林业经济
延安造纸厂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毛泽东同志率先提出“上山去”,才有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开拓。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其重要的自然特征就是森林资源丰富。根据地的开拓和巩固过程中,山林经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林下野菜、蔬果提供了食品补给,山间草药可以医病疗伤,而竹木茶油的外销换来根据地急需的各类军用民用物资。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仍然非常重视发展林业经济,甚至专门制定政策,保护纸木的贸易输出。如年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出台决议,认为杉木是闽西苏区最大的出产品,利益最大,提出要让群众认识而热烈地经营管理,设法招商卖出杉木。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注意开发林业资源,进行林产品贸易与加工利用。边区林产有木材、皮毛、药材、木炭、果品等多种资源,中央鼓励在自足自给的基础上开展贸易,解决物资匮乏难题。当时中央直属机关就开办有木工厂、造纸厂,木工厂生产各种木器用品,造纸厂利用杨树、马兰草等造纸,造纸业一度成为边区的主要产业之一。边区还举办过多次农业展览会推广农林产品,如年1月举办的首届农业展览会,毛泽东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展览中专门有林产狩猎部,主要展出珍贵木材标本、林产品(樱桃、野核桃、木瓜、苹果、干果等)及三边的狩猎品(如狐皮)。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接收了日伪林场、森林铁路,东北局积极组织林业工人开展林业生产,-年东北林区生产木材多万立方米,加工制材57万立方米,为支援东北解放作出了很大贡献。
加强森林保护
《红色中华》关于反动地主放火烧山毁林的记载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颁布了《山林保护条例》,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立法保护森林资源的先河。除了中央层面,各地方苏维埃政权也出台了许多森林保护的规定。如闽西苏维埃政府《山林之保护》规定:“为保护水源,防止山崩,调节气候,储藏富源起见,由各乡政府规定禁例,厉行禁山。杉、竹、梓一律禁止砍伐。”当时提倡的森林保护不仅仅体现于文件规定上,更是切实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中共中央和苏区政府的机关报《红色中华》就记载有相关案例。当时江西会昌县高排区原劳动部长王九根,“提着火笼去巡视工作。经过高排区第二乡某地,不听人的劝告把火笼倒在山上。当他还没有走几丈远的时候,果然发起火来,可是他并不设法扑灭,让火头蔓延上去,结果势成燎原”,大片山林树木被烧毁,这位劳动部长被撤销职务并被判坐监禁。抗战时期,鉴于陕甘宁地区森林资源本身较为缺乏,更是积极推进森林保护。年4月,陕甘宁边区发布政府训令,要求凡是我军部队,对于所种树株应当给予严密保护,不可随地滥伐;随即颁布《陕甘宁边区砍伐树木暂行规则》,其中规定禁止砍伐交通线和村庄附近,与防风、防水、护岸、防塌及水源有关的多种类型树木。
解放战争时期,北岳行政公署重视保护林木问题,认为破坏林木是破坏广大人民利益的犯罪行为。对破坏林木的人,不论阶级成分,不分干部群众,一律按情节轻重严肃处理。察哈尔省人民政府支持林区建立了护林组织,林区居民制订了护林公约,加强森林保护。东北行政委员会于年6月颁布了《东北解放区森林保护暂行条例》。
开展林业教育
乐天宇(-)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早在年就
抗战胜利后,党中央在晋冀鲁豫边区筹建北方大学,北方大学在原延安自然科学院农业系的基础上成立农学院(山西长治)。年6月,北方大学与华北联合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华北大学设有农学院,院长为乐天宇。为培养林业人才,华北大学农学院以经济植物系为基础,创建森林专科学校,校址选在晋冀鲁豫解放区山西省沁源县境内灵空山山谷中的灵空寺。华北大学农学院森林专科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林业专门学校。
年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决定华北大学农学院与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辅仁大学农学系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年12月,森林专科学校奉命迁至河北省宛平县(今北京市海淀区)北安河村的秀峰寺、响堂,由北京农业大学接办,并增设林业干部培训班。年9月,林业干部培训班改名为中央人民政府林垦部林业干部学校。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及森林专修科、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并入北京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前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林业教育方面的探索,直接奠定了新中国林业专业高等教育的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临残酷严峻的斗争和极其困难的经济压力,中国共产党人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分配林地,保障林权,建立管理机构,完善法规政策,鼓励群众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经济,注意森林保护,开展林业教育,开始了多方面林业建设与管理的探索;与此同时,党对林业建设的认识也在不断升华,林业管理和政策也适时变迁,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执政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林业事业的探索,既展现了为民谋利的红色初心,也昭显了持续发展的绿色梦想,更为新中国系统的林业建设和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系“北京林业大学校史编研”课题、党史宣讲课题成果,作者系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副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xingxinga.com/dwly/8970.html